最给力的功效与作用、营养价值查询网,做您身边的健康专家!
家常菜谱|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健康功效网>综合资讯>健康>正文

先疏肝健脾再祛湿最后补肾:谷雨将至,经络养生柔肝

人气:384 ℃/2024-03-11 13:54:44

“清明断雪,谷雨断霜”,谷雨节气即将到来,意味着寒潮天气基本结束,气温回升加快。

谷雨是二十四节气的第6个节气,也是春天的最后一个节气。

谷雨节气后温度上升,降雨增多,空气中的湿度逐渐加大,北方地区的桃花、杏花等开放,杨絮、柳絮四处飞扬;南方地区,“杨花落尽子规啼”,柳絮飞舞,杜鹃夜啼,牡丹吐蕊,樱桃红熟,自然景物告诉人们:时至暮春了。

谷雨时节肝木旺易克脾土,造成脾虚,再加上外环境的潮湿闷热,容易导致体内湿聚,湿久蕴不化易致湿热。这时如何利用经络来调控人体内环境达到人体内稳态呢?其实,用经络穴位按摩操就可以达到内稳态。

01第一步

将手掌掌心附着在中脘穴上,中脘,位于人体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胸剑联合与肚脐连线的中点处,以腕关节为中心连同前臂作节律性的环旋运动。

>>摩中脘

操作时肘关节自然屈曲,腕部放松。

着力面应向顺时针方向,沿圆形轨迹回旋运行,周而复始,频率一般每分钟120次左右,操作3分钟。称为摩中脘。然后要适当的扩大按摩的范围,争取能够覆盖胃的全部范围,动作可再缓和一些,保持频率80~90次/分钟为宜。

力量轻、频率慢,每次操作时间应不少于5分钟,以中脘穴局部有温热感,并持续向腹内渗透为度。

02第二步

我们可以选择擦两肋的方法来养肝柔肝。

>>擦两肋

先掐腰,双手手掌分别沿着两侧肋骨走行的方向,从侧胸、后背部向前下方推摩,这样反复5~10分钟,可以有效的刺激从这个部位循行经过的肝经、胆经、脾经和带脉等经络,起到行气、疏肝解郁、健脾祛湿的作用。

如果想要加强补脾的效果,我们可以常按太白。

>>太白,在足内侧,第1跖指关节近端赤白肉际凹陷中。

谷雨节气后降雨增多,空气中的湿度逐渐加大,湿易困脾,此时我们在养生中应遵遁自然节气的变化,按揉太白以助脾气升发。在按摩时要注意力道,以穴位处微微感到胀痛为度,不必用太大力气,每天坚持按揉3~5分钟,不用吃任何药也能补脾。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在谷雨节气,有一类人群尤其需要注意,这类人群是痰湿体质的人群。

痰湿体质是指由于水液内停而痰湿凝聚,以黏滞重浊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痰湿体质的人多数容易发胖,身体比较沉重、笨重,喜欢经常坐着不动,饭后老是犯困,喜欢睡懒觉,极不耐受梅雨季节和湿环境。我们形象地称之为“肥胖族”。

痰湿体质里的“痰”并非是一般概念中的痰。而是指人体津液的异常积聚,是病理性产物。因为痰是水湿运行不畅所引起的,所以常叫做“痰湿”。

谷雨节气后正是痰湿体质难以耐受的节气,所以要比其他体质更加注重调养,点按阴陵泉、太白穴,还可以增加足阳明胃经的络穴丰隆。

>>阴陵泉,足太阴脾经合穴,在小腿内侧,膝关节下可以摸到一个突起的骨头,就是胫骨的内侧髁,该穴就在胫骨内侧髁下缘与胫骨内侧骨边之间的凹陷处。常点按此穴可以起到健脾祛湿的效果。

>>丰隆穴,取犊鼻至解溪的中点,旁开胫骨外侧边缘两中指宽处即是,是临床祛痰的效穴。

先用拇指用力点按丰隆约半分钟,使局部出现明显酸胀感,然后稍松力,改点为揉,揉约一分钟,重复点揉8-10次,有空时即可点揉,不拘时间。

搜索更多有关“先疏肝健脾再祛湿最后补肾:谷雨将至,经络养生柔肝”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CopyRight © 2011-2024 健康功效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