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给力的功效与作用、营养价值查询网,做您身边的健康专家!
家常菜谱|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健康功效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我最开心的事简短:小时候的事

人气:120 ℃/2024-01-05 08:56:06

今天的北京,窗外下着大雪。看来是要把去年一冬天的雪债都还给我们。

我坐在家里没事,进入了中年人回首往事的状态,如果你也有空,就当读个故事吧。

我出生在山东省潍坊地区青州市的一个小村庄,名字叫小马宋村,这也是我笔名的来历。

据说300多年前我们村子的开创者从直隶避难到这里,落脚在离我们村不远的马宋村,后来他搬出来自己成家立业,这个新的地方就被命名为小马宋村。

我们这位太太祖生了九个儿子,这九个儿子分别开枝散叶,成为我们村后来的九大支系,过年出去拜年,我奶奶还会叮嘱我一下,先去我们自己门里的,也就是和我们同属一支的那些家。

我们村都姓王,辈分特别清楚,见了面要先按照辈分称呼,因为延绵20多代,辈分差别就很大,和我同岁的小孩当中,有比我晚三辈的,都叫我太爷爷。

我们村子在镇上是个小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很晚,我童年的记忆中,我还吃过村里的集体公社大锅饭,那时候我爷爷就负责给村里做豆腐。后来我们家有很长一段时间靠做豆腐为生,早上四五点钟就起来推那台水磨,磨豆腐浆。

磨完豆腐要用豆秸烧成灰,掺一点豆油进去,放到豆腐浆中,至今我也没明白这是为什么。

大锅饭的日子很苦,我小时候难得吃几顿白面,日常家里的伙食就是红薯干和胡萝卜,因为红薯产量高,那时候公社几乎只种红薯。

每年秋天,新收的红薯直接在地里切片、晾干,存放在仓库里。大白菜收完,冬天刨个大坑埋在地里,吃的时候就刨出来一棵,胡萝卜保存比较容易,就是生的存在家里。

我们种的是白瓤的红薯,偶尔还有几道蓝色和红色条纹呈现在红薯的瓤里,那是烤红薯和煮红薯才能看到景象。一般我们都是煮红薯干吃,如果你不喜欢吃红薯干,还有另外一个主食,就是胡萝卜。胡萝卜有三种颜色,以红色为最多,还有黄色和紫色的。胡萝卜煮熟了,我用手撸一下,一层薄薄的皮就下来了,然后这就是我的一日三餐。

后来我曾多次回忆起吃胡萝卜这个场景,有一种戴杜蕾斯的感觉。

至于蔬菜,几乎只有大白菜,而且还不是炒来吃的,因为没有油,是放在一个大缸里腌成咸菜,咸到用一片大白菜叶子可以吃一顿饭的程度。

小时候家里没有厕所,要小便就随便找个地方尿尿,如果要大便,只好跑到家里的猪圈里,你要提前准备一根棍子,用来对付那只想吃你的屎的猪。

后来我上小学,知道学校里有公共厕所,实在难以忍受那头猪,我每次上厕所都要跑到学校去。

很多人不理解北方人为什么过什么节都吃饺子,其实那时候我们甚至不能保证每个节日都能吃上饺子这种高级食物。有时候家里做的饺子不够,就把饺子馅弄得咸一点,然后拿一个山东大煎饼卷上几个饺子吃。

所以我们村里的小孩从小就知道出去折腾吃的,冬天的晚上用手电筒照宿在大门楼里的麻雀,抓住了就直接扔屋里取暖的炉子里烤烤吃了。秋天的时候就去挖田鼠洞,那时候田鼠已经盗取了准备享用一冬天的粮食,我们把它的粮仓全挖干净,把粮食拿去换各种食物。

田鼠比家里的老鼠干净,一般打洞的时候会留一个逃生洞口,我们叫做气眼。我们挖田鼠洞先要找到气眼,派人盯着气眼,然后从主洞口开挖,田鼠要是在洞里,就会从气眼逃跑,有时候一下子能抓一窝。

除了收获几斤粮食,我们还会把田鼠一家烤烤吃了。秋天的田野到处都是玉米秸和豆秸,生火烤肉还是很方便。

现在想起来,田鼠一家不过盗了几斤粮食而已,却被我们满门烤肉,真的是有点惨。

大个的蝗虫、没变蝉的知了猴、深秋早上冻得不会动的蟋蟀一次可以弄一两斤,都是我们补充蛋白质的好食材。

我大概6岁的那一年,据说我们家一年只花了50块钱。

但很多副食其实可以用粮食换,不必拿钱买。比如烧饼油条,苹果西瓜之类的都可以折成小麦,后来麦子是我们那里的通行货币,一般说油条怎么卖,他就会告诉你几斤麦子换一斤。

春天到了,村里会来很多养蜂人,他们带着蜂箱来这里采槐花蜜。有几年他们就借住在我家的新房子里,临走会给我们家留一桶蜂蜜。我放学没事就帮他们照顾蜜蜂,用小软刷子帮他们收蜂王台上的王浆。

冬天下雪的时候,我们会在阳光灿烂的下午,用雪球包上两三颗小石子,然后就在雪球外面不断放干土粉末。雪很快会化,化了的水就会把周围的土变成泥,最后里面的雪全部化完,外面就包了一层泥皮,回去晾干然后在炉子里烧硬,里面的几个小石子叮咚作响,我们把这东西叫“响蛋”。

农田里的黄土太散,我们常常到村里废旧的烧砖场洼地里挖有黏性的黑土泥,做一个小火炉,放上炉条,然后掰一些枣树皮当燃料,就做成一个暖手的小火炉。

后来我大学去读了锅炉专业,感觉跟小时候的经历多少有点关联。

夏天的村子里到处都是知了。

我们用白面在水里搓,把淀粉全去掉之后就是面筋,这就只剩下蛋白质了。面筋特别黏,绑到长杆最顶上,插一个细棍,头上放一块方糖那么大的面筋,就可以到树林里粘知了。

我一下午能粘上百个知了,装到塑料袋子里带回家给鸡和鸭子吃,有时候也有鹅。鸭子吃知了特别粗放,吃到他的嗉囊里,知了还是活的,你能听到鸭子肚子里传来的知了的叫声。

1982年秋天,我爸带我去邻村的潘村小学,交了两块钱学费,从此我就读小学了。一年级没有木头桌子,桌子都是水泥板,用几块砖做桌子腿。

每人从家里带个小板凳去上学,书包是我二叔很多年前读书的时候用的,一个印着为人民服务的军包。也没有作业本,我们做作业用的是石板(一种类似小黑板的东西,只有书本那么大),写作业用石笔,写完可以擦掉然后再写。

老师全部都是民办教师,家里还有自留地,动不动就叫我们全班孩子去给他们家种地去了,所以上学也就是那样,那年头考上大学的一个村也没几个,所以我们都没把读书当回事儿。

每年我们会放三个假期,一个是暑假,我们又叫麦假,正好赶上最热的时候,也是收麦子的时候,放假就是回来帮家里收麦子。收完麦子要脱粒,然后还要晾晒,我们每天就拉着麦子到公路上,摊到两边晒麦子。

麦穗用刀斩断去脱粒,麦秸就要留下来做成一捆一捆的,农村的土屋房顶全用麦秸做顶,一两年就要换一次。

等这些都忙完,暑假也就结束了。

然后还有秋假,就是秋天收玉米和大豆、高粱的季节,民办老师们要放假回家收玉米,我们学校也就都放秋假,回家收割庄稼。

收完玉米,那时候我们叫“东方红”的大型拖拉机就过来犁地,开始准备种明年的小麦。冬小麦必须冬天前种上,经过一个冬天才长得好。

还有就是寒假,这是农村里最闲的假期,整个村子都没事干,勤劳点的农民会每天出来捡狗粪,为来年种庄稼做准备。后来逐渐有了塑料大棚,大家冬天也就难得闲着了。

说起狗,那时在农村很普遍,几乎家家都有,但绝不是宠物。

狗的存在是为了看家护院,而且我们也没有多余的食物给狗吃,家里狗要么就吃鸡鸭和猪剩下的饲料,要么就吃人的粪便,或者自己出去打猎,抓个老鼠、兔子、黄鼠狼啥的。

猫也是一样,主要靠自己抓老鼠为生。

这种记忆听起来似乎很有趣,但这是我小时候的体验,或许那时正因为我小,不知道父母还有很多烦恼。现在回去,农村早就是一个发达的小城镇,村里过年走亲戚都堵车了,也没有了那些物质上的匮乏。

我还算幸运,在恰当的时间生活在一个田园时代,既不用考虑大人们的各种生活拮据和村里的家长里短、勾心斗角,也没有现代小孩子们的学习压力。

即使物质上极度匮乏,这倒让我更容易感到幸福,因为一张大饼卷大葱和咸菜条,就可以让我幸福很久。

那时候村里连电话都没有,居然也过得津津有味,今天我们却无法想象手机没电的灾难性情景。

写完这篇,北京雪停了。

(完)

题图是我太爷爷住过的院子,他去世后就败落了,到现在杂草丛生,拍摄于2007年6月。

搜索更多有关“我最开心的事简短:小时候的事”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CopyRight © 2011-2024 健康功效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