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给力的功效与作用、营养价值查询网,做您身边的健康专家!
家常菜谱|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健康功效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左宗棠四句篆书家训 左宗棠篆书审美伦理的内涵阐发

人气:145 ℃/2023-12-28 07:19:05

书法“审美伦理”的核心原则是“美善相乐”,即追求书法之技的艺术之美和书法之道的艺术之善。篆书作为文字之祖、书体之宗,它与隶书、楷书、行书和草书等书体一样,注重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重伦理道德与艺术情趣的精神特征与审美意象,此即为篆书审美伦理的特性。左宗棠是以篆书名世的书家,其篆书骨力雄健,古朴庄重,具有鲜明的书法艺术特色,在当时即被称为“左篆”。作为书法艺术遗存,左篆具有丰富的审美伦理旨趣,富含“以理节情、情理融通”的审美伦理精神、“刚柔相济、中和有度”的审美伦理规范以及“文质兼备、美善合一”的审美伦理境界。

左篆艺术富含“以理节情、情理融通”的审美伦理精神

书法既是具体的造型艺术,通过点画的组合而构成千变万化的图像;又是抽象的表意艺术,凭着线条的流动而展现书家的情感心绪。从中国书法的审美内容和审美形式来看,情感表现一直占据着中国书法艺术的主流。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书家在进行书法艺术创作时可以完全任情恣性,他还需要在书写之际中遵循理性规范。可以说,中国古代书论家“重视的是情、理结合,以理节情的平衡,是社会性、伦理性的心理感受和满足”。他们提出书法艺术创作应该建立在一种真情实感的基础之上,同时又强调对书家的情感进行理性节制,要求书家的书法艺术创作符合“情理融通”的审美伦理精神。

纵观左宗棠的篆书作品,同样富含“情理融通”的审美伦理精神。从笔法上看,左篆具有朴茂雄浑的正大气势,彰显物我合一的精神气度,体现刚正倔强的狂者气象。但是左宗棠也懂得收敛,使其快慢自如、轻重有度。从墨法上看,左篆随感情的起伏而致墨彩在浓淡干枯之间呈现千变万化,但左宗棠善于运用理性精神对墨的浓淡干枯进行灵活控制,使其凝重饱满、干湿有度。从字法上看,左篆一反秦篆擘窠,结体谨严之余而不失宽绰自在,柔韧静逸的线条中饱含英威倔强之气,这得益于左宗棠对字形与线形的理性规范,使其直曲相宜、浑化无迹。从章法上看,左篆虽在书写时顺任情感,不刻意寻求字形、线形的粗细一致,但这种大小参差又并不过度,而是错落有致、整齐均匀,从中透漏出一种理性精神。

左篆艺术体现“刚柔相济、中和有度”的审美伦理规范

中国书法从笔法、墨法、字法到章法,无一不受到儒家“中和”思想的规范与教化。儒家的“中和”观念具体到书法作品上就是要求书法的笔法、墨法、字法和章法等形式因素得其中道,使作品具有韵律美、和谐美和理性美。

篆法之妙,全在运笔。“笔不欲捷,亦不欲徐,亦不欲平,亦不欲侧。”(《论书》)篆书笔法的“中和”观念讲究平与侧、提与按、疾与涩等的和谐有度。从笔法上看,左篆效仿北碑颜楷的拙涩感行笔,其书写出的笔画的线质的厚重感、前后笔画的呼应感、笔断意连感更强,体现了阴阳协和、轻重有度、快慢自如的中和之道。

字之巧处在用笔,尤在用墨。“墨淡则伤神彩,绝浓必滞锋毫。”篆书墨法的“中和”观念注重浓与淡、枯与润等的和谐有度。从墨法上看,左篆用墨以浓厚为主,起笔处偶有涨墨,行笔、收笔处多见枯笔飞白。浓墨墨色浓郁,线形线质显得更为厚重古朴;飞白相间,打破了用墨上的均匀感与平面感,使线条看起来更有立体感、前后空间感与层次感,体现了浓淡相宜、枯润相间的中和之道。

字法是以点画搭钩成字的方法,它贵在周正得宜。肥字须要有骨,瘦字须要有肉。“不肥不瘦,不长不短,为端美也。此中行之书也。”篆书字法的“中和”观念强调肥与瘦、松与紧、方与圆等的和谐有度。从字法上看,左篆以圆起圆收的秦篆和玉箸篆为基础,吸收邓石如、何绍基等人篆书的字形特点,偶尔参以方切起笔,使字形方圆互成、骨丰肉润。

章法是安排布置书法作品中字与字、行与行之间呼应、照顾等关系的方法,其价值目标是“违而不犯,和而不同”。篆书章法的“中和”观念追求黑与白、虚与实、疏与密等的和谐有度。从章法上看,左篆非常讲究作品整体上的自然均衡,正文、题款、钤印的位置、面积大小、疏密恰到好处,参差有度。质言之,左篆无论是从笔法、墨法、字法还是章法上看,都体现“中和有度”的审美伦理规范。明朝项穆说:“会于中和,斯为美善。”书家的书法艺术创作能够会通中和之道,也就进入到了“文质兼备、美善合一”的审美伦理境界。

左篆艺术崇尚“文质兼备、美善合一”的审美伦理境界

艺术是形式美与内容善的辩证统一,它既需要一定的形式美借以表达其内容善,也需要通过其内容善来显现其形式美。《论语·雍也》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儒家创始人孔子特别强调“文质兼备”,他认为只有文与质和谐统一,才能达到“尽善尽美”的艺术境界。《论语·八佾》载:“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荀子对孔子“尽善尽美”的观念进一步发展,提出了“美善相乐”的思想。他说:“乐行而伦清,礼修而行成,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美善相乐。”(《荀子·乐论》)这即是主张以道德之善来规范艺术之美,使艺术美善结合,相得益彰。

就书法之技的艺术之美而言,左篆体现了笔法的形质美、墨法的韵律美、字法的匀称美、章法的典雅美等。从笔法上看,左篆是将人的生命意义注入到书法线条之中,使线条的偃仰、开合、起伏、避就、跌宕等具有一种生命的律动,使原本看似简单的墨象留痕具有血肉筋骨,从而给人以朴茂雄浑、气韵生动的形质之美。从墨法上看,左篆用墨浓淡相宜,干湿有度,其墨色变化所形成的苍厚润逸的韵律之美跃然纸上。从字法上看,左篆以玉箸篆为基础,吸收了同时期邓石如、何绍基等人篆书的线形特点,其线形粗细起伏变化丰富、圆融挺拔,其字形谨严宽绰、收放有致,具有端庄谨严的匀称之美。从章法上看,左篆在匀称合度的基础上,因字形结构与笔画多少不一,顺其自然书写,不刻意雕饰字形、线形大小的一致;其正文布白上下文的字距紧凑,左右行距往往略大于字距,这样便使作品在整体上呈现典雅之美。就书法之道的艺术之善而言,左篆注重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在内容上彰显了左宗棠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操、道德意志、道德理想和道德境界。例如《兰州饮和池记》这幅篆书作品,就折射出左宗棠尊崇正义和体恤民情的高尚品德,是左篆艺术之善的集中体现。

此文摘于《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2期《左宗棠篆书的审美伦理旨趣发微 》一文,原文共13500字。易学尧,作者系长沙理工大学建筑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长沙理工大学建筑产业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哲学博士;湘阴博教高双创智库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搜索更多有关“左宗棠四句篆书家训 左宗棠篆书审美伦理的内涵阐发”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CopyRight © 2011-2024 健康功效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