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给力的功效与作用、营养价值查询网,做您身边的健康专家!
家常菜谱|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健康功效网>综合资讯>历史>正文

100个常见会意字甲骨文,汉字历史,抽象篇

人气:220 ℃/2024-05-06 04:04:05

胡须粗细变化

抽象篇

字源演变

说文解字

“耑”duān,会意字,从之从而,‘耑’字最早见于商朝甲骨文。

暂未发现西周至春秋早中期的独体版本,在西周晚期青铜器「楚簋」上,‘遄’中的‘耑’已发生讹变,写作‘从彐从而’;

春秋晚期的‘耑’字承袭西周金文;楚简承袭春秋金文;东汉《说文》小篆承袭前朝文字。

而,胡须;之,离此前往、从此处到某处,此处引用‘频繁’的引申义,会以‘胡须由细到粗再到细’之义。

造字本义:

胡须粗细变化,引申为‘细微、频繁的变化’;引申为‘细中求细’;引申为‘细的、微曲的’;引申为‘细分的事物’。

备注:’与‘耑’的构字方法极为相似,‘市’是由‘之、于’构成,‘耑’是由‘之、而’构成。甲骨文的‘耑’时而正写、时而反写,使其不易被辨识,对比‘市’字后,方得其义。值得一提的是,西周、春秋金文、楚简虽与甲骨文有出入,但其保留了‘而’的全貌,至少能推断出是与‘胡须’有关的字义。

胡须是自然生长的毛发,其并不一定是直的,多为波浪状,或螺旋状。从毛孔处起算,先细、再粗、末端特别细。‘市’的形声字很少,许是断代导致的无人辨识,以至于用其造字者甚少,除了主流字‘鬧’外,并无其他流传于世。造字者又是因何而造‘耑’字呢?从‘耑’的形声字来看,主要使用了‘细的、细分的、微曲的、不规则的’等引申义。

西周晚期·青铜器·楚簋

西周·圜钱

西周晚期青铜器「楚簋」上的‘遄’字是目前已知的、最早的‘耑’旁形声字,但写法上已发生讹变。「楚簋」铭文:“…取遄五寽…”中,‘寽’假借作‘鋝’,是重量单位;‘遄’假借作‘

’,是当时的一种货币名称,圆形铜片(圜钱),这句话大意是:“取得五鋝

(货币)的俸禄。

”。可见在西周时期,‘耑’字字义已倾向于‘细的、薄的’义,并未继承商朝甲骨文‘耑’的本义。

郭店楚简·老子·甲·一六

战国郭店楚简·老子·甲·一六:“戁惕之相和也,長耑之相型也”中,戁惕即难易,長耑即长短。此处的‘耑’作‘長’的反义字,应是类比于‘长发、胡须’所判定的字义。其他楚简中的‘耑’字多作‘端’义,此篇不再赘述。

无论是因断代导致的字形讹变,还是其构件‘而’,都仅仅只使用了‘胡须’的引申义,这显然是片面的。推测造字者的初衷是想以‘耑’字创造一个微观世界,即‘胡须虽细,但仍在变化’,旨在强调‘细微、频繁的变化’。

以下为甲骨文的‘耑’:

以下为金文的‘耑’:

古文释义

【廣韻】【集韻】多官切,音端。

【說文】物初生之題也。上象生形,下象其根也。【註】臣鉉等曰:中一地也。

【增韻】物之首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磬氏】已下則摩其耑。

【釋文】耑,本或作端。

【集韻】端,通作耑。

又【集韻】昌緣切,音穿。罄穿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釋文】耑,劉又音穿。◎按說文耑自爲部,今从正字通倂入。玉篇古文端字。註見立部九畫。

图片:六叔

文章:六叔

相关汉字

搜索更多有关“100个常见会意字甲骨文,汉字历史,抽象篇”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CopyRight © 2011-2024 健康功效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