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给力的功效与作用、营养价值查询网,做您身边的健康专家!
家常菜谱|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健康功效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伤寒论有没有关于脾胃的:伤寒论分清是由荣卫引起的脾胃不和

人气:352 ℃/2023-12-20 01:33:51

为什么气汇聚于胸中呢?

人受气于天,秉气于地,水谷就是从地上来的,受气于天,就是呼吸,就是因为呼吸所以才和水谷之气相结合,天、地之气结合才能发挥作用,为人所用。

所以水谷之气上聚于胸中。现在脾胃气衰,脾胃之气不足,聚于心中之气就不足了,所以宗气就衰微了。

宗气不足,问题就多了。最明显的,因为脾胃主于四肢,脾胃之所以主于四肢,要借赖于宗气,宗气衰了,那四肢就无所主了。

为什么脾主四肢?不要简单地单方面来考虑,要辩证。

因为四肢是个劳动的器官,人的活动全在四肢,劳动就需要大量的水谷精微之气支持他。

所以脾胃之气支持他,所以人才能劳动。

一般则这么讲。在这样的前提之下,反过来说,脾胃为仓禀之官,既然是管饮食的,就有代谢的作用,精者为人所用,糟粕排出体外,有这样的作用。

所以脾胃的代谢,对于水谷的消化吸收,也要通过四肢的活动,才能消化,才能吸收,很好地完成新陈代谢。讲脾胃主四肢,要从这两个方面来讲。

所以现在提倡运动,就能多吃饭,脾胃就好。

脾主四肢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四肢帮助脾消化。

肝藏血,肝是藏血的,但是血又是能养肝,如果不能养肝,又是另一个问题。

不要讲单方面,要讲辩证的。宗气虚了,宗气是推动血脉、推动心脏,贯心脉嘛,宗气虚衰了,脾胃之气就虚了,脾胃气虚,就不能贯四肢,四肢之气无所秉了,四属断绝,这个人就懈怠了,无力了,严重的手脚发凉。

通过这一条,把脾胃之气、荣卫之气、宗气三者拉在一起了,反应了三者的关系。

在临床,从辩证诊治、从理论到实践,给我们一个很大的支持、启发。

比如心脏病,心悸、早博,这些病是客观存在的,怎么治?

这些年,我总结出一条,就是吃人参。人参为什么管用?人参这个药,就是能补脾胃之气、补宗气,就能使宗气贯心脉。

补中益气汤,就是用人参补心脉。这就反应出来,脾胃之气、荣卫、宗气的关系,联系性。

所以张仲景在调和荣卫的桂枝汤里阳光三叠:一个是加人参,一个是加附子,一个去甘草加黄芪叫黄芪五物汤。很意思。很符合这一条的精神。

“寸口脉微而缓,微者胃气疏,疏则其肤空;

缓者胃气实,实则谷消而水化也。

谷入于胃,脉道乃行,水入于经,其血乃成。

荣盛则其肤必疏,三角绝经,明日血崩。”

这条更有意思了。这一条也论荣卫的,荣卫和三焦、血崩之间的关系。

这一条里要明白方法。因为汉朝有很多倒装句。

寸口脉微而缓,微者胃气疏,疏则其肤空。这是主笔。

缓者胃气实,实则谷消而水化也。这个是宾笔。宾笔是陪衬主笔的重要性的。

谷入于胃,脉道乃行,水入于经,其血乃成。

是点睛的笔法。这三种笔法明白了,其他的就好解释了。

寸口这脉是讲荣卫的,趺阳之脉是讲脾胃的。

张仲景先以寸口论胃所之虚,所以叫微者胃气之疏,微是轻微了,脉无力了,三部无力按之怯小,似有似无,微是卫气疏了,疏是稀疏,不厚了不密了,卫者卫外而卫固也,是保护体表、肌腠的,气应该比较密,很密致地,才能主表。

现在脉微了,说明卫气不足了,卫气就疏了,就不是很密致,不足了。

疏者其肤空。这是主笔。再说宾笔,缓者胃气实,实则谷消而水化也。如果属于胃气实,脾胃不虚,脉就不微,而见缓,这个和疏就不一样了。

所以是宾笔,来陪衬主笔的,是对比的。来突出胃气疏。这样来看,脾胃对于荣卫是很重要的。谷入于胃,脉道乃行,水入于经,其血乃成。

荣卫是来于脾胃的水谷的。既然胃气疏了,脾胃之气就不足了,意在言外。荣盛则其肤必空,三焦绝经,名日血崩。

这里的荣盛,不是指荣气实讲,不是这个意思。这个荣盛,指的荣气有病了,而使荣卫不和,荣卫气血阴阳本是相将而行,互助的。

现在荣卫不和,必有原因啊,如果是荣里有邪了,而使荣卫不各,荣有病不能支援卫气,则其卫气必空疏,就不致密,不能固体表了。

荣卫不相将,卫气空疏了,必然使三焦不为所养,不归其部,三焦绝经,三焦有三焦经。

这绝,在这里应该当“行而无资日乏,居而无资日绝”讲。

为什么呢?行而无资,但家里有钱,只是暂时的手头不宽裕了,但是在家里没有钱,就是真没钱。这里三焦绝经,认为三焦之气与荣卫的关系的问题。

三焦的资,能够营养的能量等,是来源于荣卫的,所以三焦也就缺乏了,就象居而无资了。绝经,就是三焦经的气也绝了,这个样子,荣卫之气虚,三焦之气虚,同时荣中有邪,将会有血崩之变。

血崩之变是发于前还是发于后?是在三焦绝经前发生的,还是在后发生的?我认为两个都有可能,即可见前又可见后。

发于前,必然有荣不和,三焦不利;血崩了,也可见荣卫不和,三焦不利。

“趺阳脉微而紧,紧则为寒,微则为虚,微紧相博,则为短气。”

这一条,是论脾胃虚寒之变,而变为短气。这里头,应取其义,而不记其形。

什么道理呢?趺阳脉微而紧,脉微而紧不能同见,这是相矛盾的,是不可能同时出现的,所以就不要取其形了。

所以成无已很有头脑的,他的注解是“中虚气缓,气之短也”

避实就虚,而不提微紧。因为不好提。紧则为寒,是说脾胃中洲而有寒,微则为虚,还是说中焦气虚。虚者脾胃正气虚,寒则为有寒邪,虚寒相博,则这个人宗气不足,出现短气。

这是两太阴病――手太阴肺、足太阴脾。

脾胃虚寒,肺就虚寒。不但是气短,下利啊、不欲饮食,也可以出现的。这个是说明,中焦脾胃虚寒的病理的变化。所以趺阳脉微而紧,虚寒可同见,但脉不会同见。

“少阴脉弱而涩,弱者微烦,涩者厥逆。”

这个是少阴阴阳两虚的脉证。少阴脉,一般是说太溪脉。

伤寒教研室过去有个陈老,陈慎吾。寸关尺,关代趺阳,尺代太溪。但是按照平脉法,太溪主少阴。少阴脉阴阳两虚,见一不足之脉了,一个是弱,一个是涩。

沉而力较弱,来往不利叫涩,往来难短且散。

弱者,主阴虚,不能配阳,阴不敌阳,微微地有点发烦,阴气虚不能配阳,阳动故微烦。涩者,是阴阳气虚而气涩,阴阳都虚,脉道不利,所以可以出现厥逆,手脚发凉,阳气不达于四肢。

“趺阳脉不出,脾不上下,身冷肤硬。”

这一条是论脾气不得升降的脉证。趺阳脉,属于脾胃,脉不出,脉很沉微,但不是绝了,还是脉的。

为什么卖不出呢?因为脾气衰微,脾气虚了,脾气就不能升清降浊,不能上下。

脾能上下,所以才能新陈代谢,才能运化水谷,才能把水谷之精气布达于周身。

现在脾气已经很不足了,所以就不能生荣卫了。这个样子,身冷肤硬。脾气不能升降,荣卫无所秉,荣卫之气血,不能温煦周身,温养肤腠。

总而言之,有的由荣卫虚衰推论到脾胃的虚衰,也有从脾胃论到荣卫虚衰,来发挥在临床上,要分清是由荣卫引起的脾胃还是脾胃引起的荣卫不和,值得注意。

搜索更多有关“伤寒论有没有关于脾胃的:伤寒论分清是由荣卫引起的脾胃不和”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CopyRight © 2011-2024 健康功效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