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给力的功效与作用、营养价值查询网,做您身边的健康专家!
家常菜谱|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健康功效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蒋碧薇竟与徐悲鸿私奔:蒋碧薇回忆和徐悲鸿相识相恋历程

人气:143 ℃/2024-04-09 19:20:08

我第一次见到徐悲鸿先生,是在宜兴家里。那时徐先生在初级师范教授图画,和我的伯父姊丈都是同事,那时我已离开了初师,只听到大家都在说他的名字取得怪,以及许多有关他的轶闻轶事。如像他服父丧,白布鞋里却穿双红袜;又说什么他兼授和桥镇始齐女学的课程,天一亮由城里步行三十里赶去上课,中途过家门而不入。在那时候,他被看做与众不同的特殊人物。

有一天他到我家拜访我的伯父,在大厅上坐着谈话。我听说这位闻名已久的大人物来了,一时好奇,借故走过大厅去看了他一眼,但是我对他并没有深刻的印象。

一九一六年,张勋大闹复辟怪剧,想把已经推翻的满清皇帝拉上台,他所率领的辫子兵骚扰江南一带,宜兴城里风声鹤唳,一夕数惊。某一天一大群辫子军冲进我们家来,我大哥挺身而出厉声喝阻,辫子兵居然说要找花姑娘,后来虽然把他们撵走,可是人人担心骇怕,因此我在六月间又去上海。这时候父母已经搬到哈同路民厚南里五十号,父亲则在复旦大学任教。

当时有一位同乡朱了洲先生,和我们还有点亲戚关系,他在上海务本女校教体育,常来我家向我父亲请教学问,称我父母为先生师母。他是我们宜兴的一位名人,年轻时为了破除迷信见庙就打菩萨,弄得地方上的善男信女十分恨他。他体力充沛,食量惊人,据他自己告诉我说,有一次他从宜兴乘小火轮到无锡,和许多男女学生同桌吃饭,他一时兴起,跟一位女生赌吃饭的东道,女生吃一碗他就吃两碗,讲好谁输了谁付账。他以为一个女孩子饭量大不到哪儿去,哪晓得那女生吃了九碗还在添,而他已经吃到十八碗了,实在不能再吃,于是只好认输。然而这一顿十八碗饭听听也是吓坏人的。后来他到上海,追随陈英士先生从事革命工作,英士先生壮烈成仁,还有一批朋友经常跟在他身边,有饭吃饭,有粥喝粥。那时候有个笑话,说朱先生想洗个澡都得筹一笔钱才行。徐先生到上海以后,第一次来我家拜访父亲,便是朱先生引见的。

徐先生一到我家,就给大家留下了良好的印象,因为他外貌英俊,态度落落大方,不拘小节。那时候,他对我们一家都非常亲切随和,父亲作一首诗,他会击节称赏;母亲烧一道菜,他也会夸赞一句"天下第一"。父亲母亲都十分喜欢他,同时念他独身在外,难免另眼相看,多加照顾。没有多久,他简直变成我们家里的一分子,只要有空,他总是耽在我们家里。通常星期四下午他学校没有课,吃过中饭他便来了,到星期五早晨才赶去学校;星期六下午来后,更要到星期一早上才走。

相处久了,我们渐渐地知道他的家世,以及他从小到大的奋斗历程。那是一个很感人的故事。

徐悲鸿先生原名寿康,是离宜兴城十八里的纪亭桥人,他的父亲徐达章公能诗工书画,一共生了三子三女,因为家境贫寒,一家八口都靠他的父亲卖画鬻字为生。中年达章公信佛,常在寺庙中住,四十多岁便逝世了。徐先生是长子,九岁从父学画,十七岁时父母为他娶亲,由于他不满这门婚事,离家出走,后来他被父亲抓回来结婚。十八岁那年生了一个儿子,他为他取名劫生,意思是"遭劫而生",但是家里的人为他改名为吉生。

在这段期间,他不愿住在家中,跑到上海念了些时书。到十九岁那年,父亲死后他身为长子,当然要负担家庭生活。迫于无奈,只好回到宜兴,一口气接了三家学校的聘约,一是宜兴城内的初级师范,其他两校在离城卅里的和桥镇,一为彭城中学,另一为始齐女学。

宜兴是水乡,船舶四通八达,交通一向便利,可是徐先生喜欢走路。轮到上和桥镇的课,他黎明即起,健步如飞,一口气跑三十里路,他不觉得苦,每次经过自家门口,也不进去看看家里的人。

教了整整两年的书,他不愿被家累拖住,想要进修,于是悄悄地跑到上海,结识了一位好朋友黄做寰先生。黄在商务印书馆担任外务,交游广阔,热心慷慨,记忆力特别强,三教九流的人他都熟,当年在上海也小有名气。黄还没有结婚,单身住宿舍,徐先生便住在他那里,住的问题虽然解决,但是生活费用一无着落,往往一天仅吃两个粢饭团充饥。最穷的时候,脱下布马褂,当过四十个铜元,赎时付了十四个制钱的利息。

正在走投无路,毫无办法的时候,忽然看见哈同花园在报纸上登广告,公开征求画仓颉像,据考证仓颉有六只眼睛,徐先生画了一张去应征,获得录取。哈同花园总管姬觉弥,派周剑云坐汽车去迎访徐先生,把他接到哈同花园,和姬觉弥一谈,深获赏识,就此请他担任园中美术指导一类的工作。当时哈同花园设有仓圣明智大学,以及新式舞台,徐先生曾经为"文明戏"画过布景。后来,姬觉弥知道徐先生有意去法国留学,攻研美术,想先把法文学好。于是姬觉弥答应帮忙,由哈同花园供给一切费用,徐先生因而进了震旦大学法文专修科,生活问题同时也得到解决。

徐先生从家乡出来的时候,是瞒住他家里的,当时他在学校改名换姓叫黄扶。老太太晓得他到了上海,曾派人去找,结果是没有找到,幸好他家里还有几亩薄田,勉强可以维持一家的衣食,后来他的二妹招赘了一位木匠师傅,干脆把前面的三间门面打通,开了一爿木匠铺,家里的生活就靠木匠铺的收入维持。等到徐先生进了哈同花园,他才和家里恢复了联系,不时地还寄点钱回去,贴补家用。

徐先生的故事确曾使我感动,并且使我对他产生了一种钦佩和同情兼而有之的复杂感情。那时候我只十八岁,刚刚从古老守旧的宜兴,来到五光十色的上海,在这接受新潮流思想最快最多的中国第一大都市,我的生活天地仍局限于一楼一厅的家里,我所接触的人物只有家人邻居和至好的亲友,我对我自己的生活目的懵然无知。

徐先生这时闯进我们的家庭,给我带来了新奇的感觉,秘密的喜悦。我觉得他很有吸引力,不仅在他本身,同时也由于他那许多动人的故事,以及他矢志上进的毅力,都使我对他深深地爱慕和钦佩。

我们从来没有单独在一起,因为在我那种守旧的家庭里是绝对不可能的,我们也从来没有交谈过一句私话,即使有偶然的机会,我和他都会尽量地避开。

后来他的太太在家乡生病,病势沉重,徐先生家里不断来信催他回去,他却踌躇不决。当时有一位在哈同花园结识的朋友,很通人情世故,一再地劝他,说是不论你爱不爱这位太太,万一出事,你将来终生都会感到遗憾。徐先生听了他的话,这才决心回家,到家后,不料家里已把他的太太送去常州看病了,是雇了民船去的,一来一回,大概要好几天工夫,徐先生没有等待,便又折回上海。据说他的太太看了病回家,不久便逝世了。因此他们夫妇始终没能见到最后一面。留下一个儿子,由祖母带领,几年后也因为出天花而夭折,才只七岁。

有一天我听到父亲在母亲面前谈他,我表面上装做若无其事,其实我正聚精会神地在听。父亲夸奖徐先生,认为他的人品才貌都难得,他断定他是一个可造的人才,母亲默默地听着,不时嗯啊两声,或者是颔首同意。那时候我的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最后,父亲慨叹地说:

"要是我们再有一个女儿就好了。"

在那一瞬间我仿佛受了极大的撼动,父亲的话意说得太明显了。虽然徐先生不曾为死去的妻子而伤心,但在他老人家的想像中,少年丧妻毕竟是很悲哀的事,而且他以后也总要再结婚的。为什么要"我们再有一个女儿"呢?因为父亲母亲的两个女儿,我姊姊已嫁到程家,我也和查家订了亲。如果再有一个女儿又将怎样?很显然的,他希望能有这样一位才貌出众、画艺高超的女婿。

就在这个时候,查紫含先生,也就是父母为我订的那位"未婚夫",忽然犯了一个小小的错误。这个错误的本身如今看来已不足为奇,但是我从来没有和他见过面,尤其不曾听到有关他的为人性格,于是我便举一而反三,否定了查先生在我心目中的地位。

搜索更多有关“蒋碧薇竟与徐悲鸿私奔:蒋碧薇回忆和徐悲鸿相识相恋历程”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CopyRight © 2011-2024 健康功效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