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给力的功效与作用、营养价值查询网,做您身边的健康专家!
家常菜谱|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健康功效网>综合资讯>美食>正文

武汉美食街户部巷的传说 户部巷,粮道街...网红化

人气:481 ℃/2024-02-09 11:19:33

在武汉,

有一个有趣的现象,

那就是,

那些身着“武汉网红美食街”标签的地方,

鲜少有武汉伢的身影,

至少在,

节假日人从众之时、大型排队现场之时,

难以寻得他们的踪迹。

曾经盛极一时的「户部巷」,

在岁月轮转中,

逐渐失了本味;

正是如日中天的「粮道街」,

随着人潮如织,

有些变了模样。

而在“网红化”大行其道的当下,

武汉伢的“食堂”会转向何处呢?

# 眼看他起高楼 #

热干面、金包银、糊汤粉、面窝......

曾经的「户部巷」,是武汉伢“过早”的专属仪式感。

等到乐活菌的大学时代,它虽仍处在武汉打卡的名单之中,但已是“外地人居多”。

徐嫂糊汤粉 早已忘记名字的卤猪蹄,是当初带着外地同学打卡户部巷的“唯二选择”。

后来,伴随着一家又一家“老店”的离开,它变得越来越“同质化”。

改造后的户部巷,乐活菌曾在20年11月去过一次。

少了“百花齐放”的斑斓,多了“整齐划一”的噱头。

曾经的徐嫂不见了踪影,成了辣酱铺子,石太婆热干面,倒是仍旧坚挺。

辉煌不再,本味渐失,那个曾经热闹喧嚣的巷子,终是从武汉伢美食清单里,被划掉了名字。

人均10元吃到肚圆、50元从街头吃到街尾,各路美食攻略、热门小吃推荐......

与户部巷相距不远的「粮道街」,是各平台上实打实的“网红”,也是外地游客的扎堆之地。

在这条街尚未如此“炙手可热”的时候,它就是武汉伢尤其是武昌伢滴美食小天地。

如今的它,有了与热度匹配的“人潮汹涌”,「排队」成了这条街上最大的“特色”。

当年的美食中,覃肥叔桂林米粉、厕所鸡排、洛兰西点的生意,做到了现在,依旧红火。

赵师傅家“武汉唯一限定”的油饼包烧麦,开了分店的大连铁板鱿鱼,最有“排面”。

只是,越是游人如织,越是有点往“网红化”路子倾斜的这条街,多少有点“劝退”武汉伢。

青春记忆变了模样,许多武汉伢表示,赵师傅离得近可以外卖,偶尔吃下熊太婆的水饺和金包银也行,人多的时候就算了吧。

# 眼看他泛烟火 #

小至一辆推车、一个摊位,大至一条街巷、一片区域......

武汉伢的“食堂”,伸缩自如,散落各处,入口从胃,选择随心。

与粮道街垂直距离不过700米左右,同处司门口的「大成路」,或许就是其中之一,而且会显得相对“低调”些。

接近解放路这头的矮子馅饼,是乐活菌生平所遇的第一个“排队王”,吃上热乎的椒盐和桂花,会冒出幸福的气泡。

与矮子馅饼隔街相望的志宏糕点,也开了很多年,用比较流行的说法是很“国潮”,且品类丰富、与时俱进。

大成路菜场门口的广州烧烤,是很上了些岁数的老店,他们家的琥珀鸡爪,真是百吃不厌。

而同在菜场美食阵营的星级排条,吃起来还是原来那个事,当然,鸡猪牛里面,还是最喜欢鸡柳。

原在菜场附近的满堂红,是多少人吃了又吃、一吃再吃的好味道,如今它开到了马路对面。

紫菜、虾米、猪油......老式瓷碗装着的小秋水饺,是“古早味”的;一筷子串起来的面窝又薄又枯,越嚼越香。油香、鸡冠饺、油饼、糯米鸡、欢喜坨,那叫一个应有尽有。

同样驰名江城的丽华早点,一碗热干面足够唤醒有活力的一天,少有偶遇的酥饺、糯米鸡、欢喜坨在这里,苕面窝、炸糍粑也在这里。

丽华隔壁的王氏烧麦,虽然没有严老幺的“大块头”,但香菇、肉丁、糯米、胡椒味的搭配,拿捏得刚刚好,它对面的冯记,糊汤粉和油条都很有“市场”。

还有与丽华隔路对望的,牛杂爱好者必吃的芳芳牛杂,以及芳芳隔壁的鸡汤......

爹爹婆婆、武汉阿姨、年轻伢们......人间烟火、舌尖快乐,这里似乎通通都有。

有名气→聚人气→变了味,

貌似很容易构成一个诡异的循环。

大成路,

或许是属于武汉伢的“武昌食堂”。

万松园、江汉路、拦江路、玫瑰街......

更多“食堂”也许在别处。

不论大小、远近、名气如何,

你有自己钟爱的“食堂”吗?

图 & 文 | BEHEY

搜索更多有关“武汉美食街户部巷的传说 户部巷,粮道街...网红化”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CopyRight © 2011-2024 健康功效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