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给力的功效与作用、营养价值查询网,做您身边的健康专家!
家常菜谱|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健康功效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为什么心里想的话跟说出来不一样?嘴里说的和心里想的不一样

人气:281 ℃/2024-03-19 16:12:02

营造安全的沟通氛围

当我们按照惯性思维与别人谈话时,通常会用自己最习惯的方式,但我们的惯性思维很可能让对方感觉不安全。这时候我们就需要打破惯性思维,主动营造一个安全的沟通氛围。

找到共同目的,让对方感受到理解

当我们感觉沟通的氛围不安全时,头脑里通常会出现两个念头:打或逃。这是人类的基因决定的一种“傻瓜式”选择,是杏仁核捣乱的结果。但是,无论选择打,还是选择逃,都不是明智的,都有可能让彼此的关系变得疏远。

那么,这种情况下恰当的做法是什么呢?每年南飞的雁群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一支完美的团队,一定是由很多有共同目标的人组成的。这个道理其实也可以应用于沟通,也就是说,如果想要营造一个顺畅的沟通氛围,先要找到一个共同的目的

什么是共同目的?通俗地说,就是在沟通的时候,要让对方感觉到你们是朝着同一方向努力的,让对方能感受到你对他的关注;反之亦然,对方也能让我们感受到他真的在关注我们。

成功学大师戴尔·卡内基曾说:“所谓沟通就是同步。每一个人都有他独特的地方,而与人交际则要求他与别人一致。”

回归到本质上,沟通的艺术就是寻找共同目的的艺术。共同目的包括共同的利益、共同的认知、共同的爱好以及共同的感受等等。这些共同目的可以产生安全感和亲近感,因为人是具有认同心理趋向的。

在沟通的过程中,与对方的共同目的越多,沟通的阻碍就会越少,甚至会轻易获得一些小问题上的谅解。因此在沟通时,我们一定要弄清楚对方的真实想法,同时要放弃想占上风的好胜心,还要抛掉自以为是的想法,通过寻找共同目的,来营造一个安全的沟通氛围。

共同目的是对话的启动因素。在你与对方沟通的过程中,一定要找到你们的共同目的或共同愿景,如果短期没有,就要考虑更远、更大的愿景是否存在。如果存在,就要把共同的目的和愿景找出来。找出共同目的的核心是,既要达成自己的目的,让对方知道你的意思,也要站在对方的角度,关注对方的目的。下面列举两个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常见的情形:

  • 夫妻之间在沟通时可以这样说:

“我们都希望这个家变得更好,不是吗?”

“我们都希望婚姻生活能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互动更多,更加友爱。”

  • 上下级之间或者创业合伙人可以这样说:

“我们都希望公司能够更加成功。”

“我们都希望这家书店能够办得越来越好,并且我们大家从中都能够得到提升。”

这些都是我们的共同目的。当我们找到了共同目的,就能轻松解决沟通中的氛围问题,然后开始愉快的对话了。

但有时候,如果双方的目的很达难成一致,就需要我们想办法为彼此塑造出一个共同目的

比如,你到了结婚年龄,妈妈每天都在为你的婚事发愁,整天唠叨让你快点找个男朋友。可是你现在根本没有这个想法,因为你还想再多玩几年。

如果这时候你不顾及妈妈的感受,直接把话怼回去,那么母女间的矛盾很可能会瞬间爆发。这时候应该怎么办呢?你可以在你和妈妈之间塑造出一个共同目的。比如你可以这样说:“妈,我知道您都是为了我好,其实您的愿望跟我的愿望是一样的,都是希望我将来能够生活幸福,家庭美满。”用这个共同目的作为开端,接下来的沟通就会顺畅很多。

当你能够跟对方塑造出共同目的,会很容易让对方的情绪变得平缓,因为你让对方知道了你理解他,而理解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前提。另外,当你能够去塑造共同目的的时候,也能有效地把对方唤醒,让他从原来的惯性当中跳出来。那么,我们如何塑造共同目的、唤醒对方的认知呢?

找出对方的真实目的,塑造共同目的

当双方的真实目的存在很多相似之处时,协商出一个共同方案就可以了。这里的关键在于,你要理解对方的真实目的是什么。因为很多时候外在的目的和心里的目的并不完全一样。

举个例子。

周末,妻子想去商场买衣服,想叫丈夫陪着去,而丈夫难得休息一天,想在家看球赛。这时候两个人表面上的目的看上去不太一样,如果再继续沟通下去难免会出现矛盾。

妻子:“你难得休息一天,就不能陪我出去逛逛吗?”

丈夫颇有怨气:“正因为难得休息一天,我才更想好好在家放松一下。”

这时两个人心里都有些不高兴。妻子很聪明,她知道再继续说下去,并不会有好的结果,于是她先做出让步。

妻子试着问:“亲爱的,你是不是想好好放松一下啊?”

丈夫缓和了一下,说:“是的,这段时间工作有些累,想好好放松一下。”

妻子说:“亲爱的,我其实也不是想上街,就是想出去转转,最近照顾孩子我也很累。”

把孩子也带进来,这时丈夫就会心有所动。

妻子继续说:“趁孩子不在家,咱们不如开车去郊外兜兜风,既能呼吸新鲜空气,又能放松放松。”

丈夫思考片刻:“嗯,这个建议不错。”

到这里,我们已经清楚了,夫妻二人一个表面想去逛街,一个表面想在家休息,其实真正的目的都是想找个清静的地方放松放松。

经过上面的沟通,双方的共同目的就达成了。无论是逛街还是在家休息,夫妻二人的真实目的是一样的,所以很容易达成一致。我们从这个案例中可以总结出塑造共同目的的三个步骤:

  • 第一步:先一步做出让步。

当双方沟通的观点不一致并进入关键对话时,你一定先要暂停争议话题,并且主动说出愿意和对方进一步找到彼此都满意的办法,来给对方营造一种安全感

比如,你可以这样说:“看上去我想去逛街,你想在家里休息,我们再商量一下看看有没有两全其美的办法。”这时对方的态度就不会再强硬了。

  • 第二步:进一步了解对方的真实目的。

气氛缓和之后,你再去了解对方真实的目的是什么。

比如,你可以问:“你为什么想在家里休息呢?”对方答:“这一段时间工作累,就想好好休息一下。”这时你就找到了对方的真实目的,就是想放松一下。

  • 第三步:塑造共同目的。

如果两个人的真实目的有相似之处,那我们就可以塑造一个共同目的。

比如,你说:“其实我去逛街,也是想放松一下。”这样两个人最后的真实目的就一致了,都是想放松。接着,两个人再协商一个具体的方案去实施就可以了。

拓宽视野,塑造长远的共同目的

如果双方的真实目的完全不一致,该怎么办?当双方的短期目的没有办法达成统一时,就需要塑造一个共同的长期目的。这需要我们把眼光放长远,去塑造对双方意义更大的共同目的。

比如,丈夫升职了,要调到外地去工作,而且要去很长一段时间。而最近这段时间正是孩子即将考试的紧要时期,妻子得留在家里照顾孩子起居。如此一来,夫妻二人就会两地分居,这时候矛盾就来了。

从表面上看,夫妻二人的目的是不一样的。丈夫升职,事业上有提升,所以自然不想错过机会;而妻子不希望丈夫离开自己和孩子太久。这时夫妻二人就要从这个短期目的跳出来,去关注双方更长期、更高层次的目的。

对夫妻二人来说,让整个家庭变得更好,让孩子健康成长,才是最重要的。在取得这一点共识之后,两个人就塑造出了共同目的。接下来,制订出让双方都能接受的方案就可以了。

寻找联结,维护安全感,保持目的一致性

回过头来看,我们塑造共同目的的本质是什么?归根结底是为了“寻找联结”。什么叫寻找联结?就是你要让对方觉得你重视他的个体,而不是只重视当时谈话的目标。这才是核心中的核心。之所以很多人不会沟通,就是因为没有做到这一点。

比如,有的人一开口,对方就知道他是个商人,因为他惦记的是对方的钱,在谈话中也根本不在乎对方。但是,如果你能够让对方始终感觉到,你和他是有联结的,和他是一体的,而且特别希望和他一起解决问题,特别希望通过这次谈话让你们的关系变得更好,那么事情往往就会如你所愿。这其实就是在寻找联结。

当然,寻找联结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我们在与别人沟通时,总会有沟通不畅的时候,比如在谈到某个问题的时候,思维突然中断了,这时就无法让对方找到你要与他联结的感觉,你们后面的沟通也会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完全不在一个频道上。所以,这种联结的感觉是非常敏感的。也许只是你的一句话,一个眼神,或者是你的发心不纯,都有可能中断沟通。

那么,怎样才能保持这种联结的感觉呢?在我看来,沟通的发心是很重要的一点。也就是说,你这样做的目的是否纯正?你是真的在为对方着想吗?你是真的为这件事情能够达成共赢着想吗?还是你心中早想把对方摆脱掉?当你的发心是纯正的,就能很快建立这种联结;但是一旦你的发心不纯正,这种感觉的丢失往往只是一瞬间的事。

所以,我们自始至终要以一颗纯正的发心去寻找这个联结,去维护对方的安全感,让对方感受到你与他的目的是一致的。如此才能唤醒对方的认知,从而使沟通顺利地进行下去。

搜索更多有关“为什么心里想的话跟说出来不一样?嘴里说的和心里想的不一样”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CopyRight © 2011-2024 健康功效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