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给力的功效与作用、营养价值查询网,做您身边的健康专家!
家常菜谱|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健康功效网>中草药材>理气药>正文

陈皮

人气:398 ℃/2024-05-06

陈皮的功效与作用

别名:广陈皮、苷皮、橘皮、红皮、新会皮、贵老、橘子皮、广橘皮、黄橘皮

性味:味苦辛,性温。

归经:归脾、肺经。

煎法:

适用体质:脾胃气虚和脾胃气滞者

陈皮的功效与作用

可理气、调中、健脾、澡湿、化痰;用于脾肺气滞引起的胸膈痞满、消化不良、恶心呕吐、脘腹胀满等症,以及痰湿壅肺引起的咳嗽、咳痰等症。

1、增进食欲

陈皮含有挥发油、橙皮苷、维生素B、 维生素C等成分,它所含的挥发油对胃肠道有温和刺激作用,可促进消化液的分泌,排除肠管内积气,増加食欲。

2、平喘祛痰

陈皮所含挥发油有刺激性被动袪痰作用,使痰液易咳出。也有较好的平喘作用。

3、抗炎

现代研究表明,陈皮有一定的消炎功效,与维生袤C、维生素K并用,能増强消炎作用。

陈皮主治

现代研究,陈皮挥发油对胃肠道有温和的刺激作用,可促进消化液的分泌,排除肠管内的积气;挥发油还有刺激性祛痰作用,能使痰液容易咯出;陈皮对结扎大鼠幽门形成的实验性胃溃疡有抑制作用;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流量,并有升高血压的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等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陈皮成分及现代药理研究

陈皮禁忌

气虚及阴虚燥咳患者忌用。

吐血症患者须慎服。

不宜多服久服。

陈皮日常用法

饮食养生剂量:5~12g,最多用至30g,水煎服。

1、虚寒呕吐

陈皮1块,红枣3枚,红枣去核与陈皮共煎水饮服每日1次。

2、肠胃不适、口臭

陈皮30克,每日2次水煎服。15天1个疗程。

3、消妊娠水肿

绿豆75克,洗净泡水中约20分钟、锅加水及陈皮丝4条煮滚,加绿豆煮约10分钟,改慢火煮至绿豆化成沙,加冰糖服用。

3、健胃消食

山楂25克,陈皮15克,炒麦芽25克,水煎饮用。

4、健脾顺气

用陈皮9克、鱼骨12克与粳米同煮粥,熟后去陈皮和鱼骨,加50克瘦肉片再煮,加盐少许调味食用。每日2次,早、晚餐食用。

5、补肝益肾,明目

将枸杞子10克、陈皮3克放两层纱布袋内,与桂圆肉10个一起放锅内加水,小火煮沸约30分钟盛出,晾温后加蜂蜜饮用。每天下午1次。

陈皮选方

1.胃术后排空延迟症

西洋参、陈皮各15g,研成粉末,入粥饮中煎熬20分钟后服食,每次不超过100ml,2~3小时进食1次。低钾、呕吐频繁者,取吴茱萸3~5g,竹茹15g,生姜数片,煎药去淹后对于西洋参陈皮粥饮中;局部粘连,迁延日久者,取黄芪、皂角刺各30g,煎药去渣后熬米粥与西洋参陈皮粥饮交替服食;个别呕吐频繁者,另取甲氧氯普胺注射液10~20mg,肌内注射,每日2~3次。以腹胀、呕吐症状消失,X线检査胃扩张及液平消失,无钡剂潴留,随访6个月未复发者视为治愈。共治疗11例患者,全部治愈,平均治愈时间为3.5日。

2.急性乳腺炎

陈皮20g,甘草6g。加水150ml,以小火煎至75ml,滤取药汁,加水再煎,分2次服用。一般每日1剂,严重者可每日2剂,分4次服用。共治疗88例患者,绝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后1~2日治疗。结果除3例行脓肿切开******术外,余85例全部获愈,平均治愈时间为2日;服1~2剂治愈67例,服3~5剂治愈18例。

3.新生儿硬肿症

鲜橘皮300g(或干橘皮200g),加水5000ml,煮15~20分钟后待用。患儿脐部敷以无菌小纱布,再用圆形乳胶膜固定,防止感染;待药液凉至40°C~42°C时,医者将患儿仰卧浸入药液,头部露出水面。助手托住患儿后脑部,拇指分别压住患儿两侧耳郭,阻塞耳道,以防药液流入;医者争手托患儿腰骶部,另一手轻撩药液于硬肿部位。每次持续15分钟,每日2次。浴后快速擦干,置入预热的保温箱中。连用3~7日。共治疗轻度患儿9例,全部获愈;中度患儿38例,获愈32例,有效6例;重度患儿10例,有效6例,死亡4例。

4.呃逆

新鲜橘皮1个,洗净,置于杯中,加沸水500ml冲泡约10分钟;然后加入约30ml蜂蜜搅匀,饮服。

5.习惯性便秘

陈皮30~60g,配甘草10~15g,水煎,入食盐少许服用。适用于素有胃病、消化不良、腹时胀闷之习惯性便秘。

6.治泄泻下痢

陈皮15克,藿香10克。因虚者,加白术15克,茯苓10克,甘草5克;因实者,加枳实15克,厚朴10克,木香5克。水煎,去渣,温服。

7.治干呕哕逆、手足厥冷

陈皮20克,生姜25克。水煎,去渣,温服。

陈皮药用部位

为芸香科常绿乔木植物橘及同属多种植物的成熟果实之果皮。

陈皮选购保存

以皮薄、片大、色红、油润、香气浓者为佳。

应置于干燥的地方,防霉、防潮。

搜索更多有关“陈皮”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CopyRight © 2011-2024 健康功效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