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给力的功效与作用、营养价值查询网,做您身边的健康专家!
家常菜谱|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健康功效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山西阳泉昔阳的面食,山西面食杂谈阳泉平定名吃抿蝌蚪

人气:222 ℃/2023-12-19 13:28:27

由中国饭店协会、山西省饭店业商会主办的第六届中国(山西)食品餐饮旅游博览会暨中共创建第一城(阳泉)首届面食文化节将于8月8日至10日在阳泉市桃南中街38号(原西河滩蔬菜批发市场)举办。整个面食节展区面积达6000余平方米,共设置展位120余个,将吸引省外展商40家,省内展商80家。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熟知山西面食文化的博大精髓,深厚的文化内涵、独特的面食技艺,品尝、享受到山西面食的地道风味。今天起,小编将博采众长、采撷名家名篇,推出《山西面食杂谈》系列专题报道,以飨读者。

今天为您推出由山西资深实战派品牌专家郭守祥(阳泉平定人)撰写的文章:阳泉平定名吃抿蝌蚪

说起平定“抿蝌蚪”,平定人可以说无人不知,无人不吃。即使在省城太原或晋中的榆次,都有以抿圪斗为卖点的饭店,不过其掌门多为和顺、昔阳人。

平定人现今称呼的抿圪斗,原创名称叫“抿蝌蚪”,由其做法和形态得名。据老辈人讲,平定地界产杂粮豆类多,豆面少许掺点白面挍拌成稠糊状,然后放到特制抿床上往熬锅里抿面,前头圆后面拉着一条尾巴的面蛋蛋,会如蝌蚪般落入沸腾的锅中,上下翻滚,漂浮游动,这就叫成“抿蝌蚪”。平定人叫蝌蚪,乡音为圪斗,叫来叫去,人们就把“抿蝌蚪”叫成了“抿圪斗”。

抿蝌蚪作为平定的传统名食,历史久远,代代相传,一是做法简约方便,二是仕农工商皆宜。说其做法简约方便,干活忙完,坐上锅把面一挍拌,备好浇头,上抿床一抿,就能开饭; 说其仕农工商皆宜,无说贫富,白面、豆面、红面、玉茭面都能做,浇头(平定称潲),可荤可素,可汤吃可炸酱,皆可依自己条件与喜好而定。

一般家庭,玉米面掺把白面就算不错,若仅是玉米面还得掺榆皮面、粘杆面,要不抿不住,入锅易化。较好家境吃豆面蝌蚪,俗语:“得手得手真得手,山药(士豆)丝丝抿蝌蚪”,大概是指这种两头尖、肚肚扁的豆面蝌蚪。一般年景,平定人多数吃白面红面或豆面玉茭面挍拌一起的酸菜抿蝌蚪。

平定抿蝌蚪在商贾宴请或官场接待中,其做法吃法就比民间讲究了许多。据传康熙西巡驻跸大峪张氏花园,州官就安排人特地做了一道“鱼钻沙”抿蝌蚪。其做法是:三七面(三份白面,七份豆面),与阴阳水(开水一半兑一半凉水)挍拌,先备好小米捞饭,油酱潲(即麻油、葱花、黄面酱炸酱,平定人称油酱潲),青花小折碗几个备齐。

锅开后把拌好的面放到抿床上,手法讲究一抿二压三圪揉,这时,抿床之下,面蛋蛋连流带拉拖着尾巴掉入开锅水中,顿时翻身漂起,如蝌蚪游动,倾刻面熟。出锅前先往青花折碗中盛小半碗捞饭,随后捞上抿蝌蚪,浇上油酱潲。吃时,从碗边下筷,一层层拌着吃,清沥可口,爽净有嚼头,康熙帝大悦,赐名:鱼钻沙。

1960年秋日,与平定中学李成国同学游韩信下赵驻兵处榆关遗迹,近午,成国邀吾到上城李家圪峔的家中吃饭。他家在一巷道之里,三进院大门上“尚书第”匾额犹显。进二门左手厢房坐下不一会儿,青瓷折碗盛着炸酱豆面抿蝌蚪端了上来。乡下人端惯大碗,折碗太小,吃了两碗实在还想,但真不好意思再吃。这是我一生中吃过的最高档抿蝌蚪,至今记忆难忘。

转眼离开故乡半个多世纪,每逢清明回乡祭祖,总会想到养育我成人的抿蝌蚪,总会在县城东门外的兴盛魁饭店吃碗抿蝌蚪,好像只有如此,才算还了回平定的夙愿。

其实,说到山西面食,平定还有一项档次较高、名声很大的“漂抿曲”。这个抿曲,最早有文字记载的见于《傅山全传》的已丑寓平定马军村即事有拈,作无聊诗二十首的第十五首:合络出纤手,蚍蜉糁太妖。漉微白凤髓,羹失绵羊膘。滑嫩难胜著,晶莹不忍挑。傅山在另外的文章中称合络为河漏,太原俗称饸饹。巳丑年为清顺治六年(1649),如今的平定抿曲,即是河漏、合络、饸饹的民间俗称。

“抿曲”,是平定乡音的俗称,源于太原傅山驻平定写的一首“河漏赋”,初为妇女合压,民间称“拔拨”,与今日抿曲工具大同小异,只是上下压的杠杆变长,省劲,河捞床即由此演变而来。

上讲究的抿曲,必须用绿豆面,开锅压入,如鱼入瓮,翻起,散于水面,漂游片刻即熟,俗称“漂抿曲”,然后用筷子挑入由葱花、香菜与酱油,陈醋调制的高汤之内,宽汤而食。

民间的抿曲,有豆面白面或玉米面加榆皮面压制,有人称此为小河捞。

抿曲较之抿蝌蚪,用面和作法要求略高,贫寒人家吃不起漂抿曲。“平定抿蝌蚪”与声誉卓著的“平定漂抿曲”,作为山西面食的一枝奇葩,需要挖掘整理,讲好原创故事,积极申报非遗,进而在“传承中发展,发展中创新”的路上,为创造时代需求,铸塑时代品牌做出新的积极贡献。

搜索更多有关“山西阳泉昔阳的面食,山西面食杂谈阳泉平定名吃抿蝌蚪”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CopyRight © 2011-2024 健康功效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