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给力的功效与作用、营养价值查询网,做您身边的健康专家!
家常菜谱|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健康功效网>综合资讯>历史>正文

客家土楼的建造时间及地点:恢弘的客家土楼背后的财富历史

人气:222 ℃/2024-04-27 01:53:26

今天继续写土楼。豪阔的土楼。为什么永定有这么多这么壕的房子?因为历史上永定人的经商水平是一流的。

客名君在查文献的时候,发现闽西过去有一句谚语:说不过长汀人,写不过上杭人,打不过连城人,蛮不过武平人,狡不过河洛怪,赚不过永定人。这句话很好地体现了历史上的闽西人特点。

长汀位于汀州府府衙,讲话很大声,贵人多呵。上杭出文人才子师爷,文采斐然,才子多。武平连城历史民风彪悍,出很多大土匪(或大侠)。河洛怪,并不是贬义(因为历史上闽西闽南通婚的有很多,永定的土楼时代,就有好多“河洛嫲”),而是指客家人觉得闽南人经商实在太强了,自认为老实本分的客家人甘拜下风。

本文的题眼来了:赚不过永定人。意思是永定人特别会经商,今天很多客家籍富商都是永定人。明年的中国首富,说不定就是永定人。

永定洪坑的振成楼建造背景是清中叶至民国时期永定发达的条丝烟产业。根据史料,在这200年期间,永定的条丝烟,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良好的声誉,驰名海内外。其条丝烟和生产工具(烟刀)在全国和东南亚是垄断级别的消费品和生产资料,那级别好比今天贵州的茅台和德国的机械一样。

永定那些壮观的土楼群落,是立足在当时永定人的产业和财富基础之上的。县志记载当时的永定年轻人,过番下南洋做生意,就像回家一样自然,足见历史上永定人经商思维之开阔进取。

永定的条丝烟,是一个有着三百年文化积淀的产业。福建的土楼很多是和这个产业相关的。历史上甘肃兰州、广东南雄、河南邓州等地也一度以产烟著名,但是却没有类似永定的大型建筑聚落。三百年间,永定人把这么多财富成功流转回家建楼,千里迢迢,难道没有遭遇类似盗匪劫匪的风险?这让客名君觉得好奇。本篇简要介绍一下永定烟草文化发展的历史背景。

世界非遗福建土楼——走进不朽的家族之城

第一篇 “土楼王子”振成楼和它的建造者

第一节:永定的烟草产业发展和洪坑土楼的建设

“土楼王子”振成楼位于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县湖坑镇洪坑村中南部。洪坑有着依山傍水的土楼群,各种大型土楼造型各异,错落有致地分布在洪坑溪两岸。其中有宫殿方式楼奎聚楼、五凤式方楼福裕楼、中西合璧的园楼振成楼和微型圆楼如升楼等。土楼群与自然环境协调、共生,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客家人文传统聚落。

振成楼(最大的那个圆楼)和它周围的土楼群(图虫)

永定的土楼建筑多数建于清中叶到民国初年。这一时期,闽西永定迎来了条丝烟业产业发展高峰,烟草商业网络遍布全国甚至远及南洋和海外,为永定带来了巨量的财富。

永定于明朝成化年间建县,这里山多地少,当地一度反对将良田用作烟草。永定的烟草品种来自1492年在美洲发现的烟草,于明朝万历1573年从吕宋传入闽南漳泉永定一带,然后再传到云南和全国。

明末到清初,虽然朝廷禁烟,但因当时烟是治疗边塞军队寒疾的唯一药品,当时一小袋烟可以换一匹马,也难怪屡禁不绝。烟草可以宣阳行经、通利九窍,可治疗风寒和瘴疠等多种疾病,因此被中国历代医家所重视。在公元1700年左右,烟草消费已经风靡全国,并一度成了当时的“社交货币”,纳入日常生活礼俗。

因永定人种植的烟草效力最强,清代医家汪昂在康熙三十三(1694)年著的《本草备要》、吴仪洛在乾隆二十二(1757)年著的《本草从新》等医籍中记载“闽产者最佳”,闽产者主要指永定烟。清代甚至有上海青浦的消费者买不起闽烟,就拿包过烟的闽纸来吸。

民国永定万字牌条丝烟,写着条丝烟的功效

(图片来自 美篇,郭大侠 藏品)

清代著名医家张璐清康熙三十四(1695)年著的《本经逢原》中记载烟草:“始自闽人吸以祛瘴,向后北方藉以辟寒。今则遍行寰宇,岂知毒草之气,熏灼脏腑,游行经络,能无壮火散气之虑乎”。可见当时医家认为烟草最早始于福建人用来避瘴疠,然后推广全国,他也认为烟吸多了不好。但烟草不仅有解困去乏、祛避瘴疠、温经去寒等方面的功效,还有像酒和茶一样让人成瘾性的醇味,在清代已经成了福建人乃至全国男女老少都用的一种基本生活用品。

勤劳的永定人在种植到代加工设计了繁杂精致的流程,不厌其烦、不怠其工,以非常辛苦的几十道工序,形成了产品竞争壁垒和独特的烟作文化,把烟做成了艺术。永定本地的烟叶,烟质细腻,烟味芬芳,让别地做的烟遥不可及,因此,从来都是供不应求。

永定三百年的烟草文化史,经历了晒烟和考烟两大时代。晒烟是明代漳州移民带入,是一种历史偶然,但永定的自然条件、交通位置和社会条件非常适合烟草产业。清朝康熙年间,永定地方官因担心烟草挤占良田,一度反对种烟。但凭借广泛的的市场需求和相对于普通作物五六倍以上的利润,烟草在永定还是发展了起来。

永定人种烟,将烟草跟水稻隔年轮种,跟甘薯、高粱、芋艿和蔬菜等作物间作种植,烟梗剪段用来杀死田里的害虫,废烟叶作为肥料。客家人的勤劳和聪慧使得良田的经济价值得到充分发挥。当然,当时永定每年约有七成粮食要靠从外面进口。

因经济产值远高于粮食,福建的烟草种植逐渐被清廷所允许。清中叶以后,永定的烟草和造纸两大产业崛起:“永邑农无余粟,女无余布,向恃烟、纸为出口大宗,藉资调剂。”其中烟草是其中的主要支柱财源 。

条丝烟成了永定特产,行销三百年不衰。咸丰长汀县志记载:福烟独著于天下,而汀烟以(上)杭、永(定)为盛。永定的黄烟丝也传到了嘉应州,为清代一些文人所重,这也许是今天梅州五叶神的历史先声吧。

永定的烟田,图片来自马蜂窝

乾隆年间,永定条丝烟因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先进的栽培、加工技术,以及从宋朝开始就很发达的闽西汀江水运体系,使“永定晒烟独著于天下,本省各处及各省虽有晒烟,制成丝,色味皆不能及”。

永定烟又被称为建烟,18世纪末刚发展就把原本在全国畅销了几十年的湖南衡烟挤出了市场,湖南的烟草市场也一直被永定人所控制。由于烟是当时军队士兵防瘴疠和御寒的必需品,以致于当时湘军征战到哪里,哪里就有永定的条丝烟商。

永定条丝烟,又叫皮丝烟,产品品质在全国最优,由于工艺高超,制作精洁,清代人用烟管吸食,其味道清香和平,吸了“令人微醉”,味薄醇香顺口。传说被乾隆御赐“烟魁”金匾,民国北洋时期,永定条丝烟还在南洋劝业会和巴拿马国际烟草赛会上获奖。

永定的烟丝品质卓越,在于它创造了一套独特、严谨的条丝烟工艺,并且从无偷工减料。其流程包括拣选、晒干、黄漂、去骨、扬尘、拍碎、喷油(花生油)、撒粉(姜黄粉)、搅拌、压砖、刨丝等繁杂精细的环节。永定客家人严控烟丝品质,足量足工,因此,当时的永定烟和洪坑烟刀,就像今天的茅台酒、德国机械一样高级且值得信赖,是畅销南北、驰名海外的“硬通货”。

自清代中叶至二战近200年间,永定条丝烟风靡全国甚至海外,每年都有几十万箱永定条丝烟销往大江南北和南洋列国。据永定县志记载:1926年以前,全县年种烟2至2.5万亩,产烟叶150至180万公斤,价值400余万银元,可收取税金5.3万银元,仅此一项为全省乃至全国之最。永定条丝烟每年出口约6万箱。1926年是永定条丝烟的巅峰年。

客家人一般都是“坐商”,就是四平八稳坐着赚点小钱,典型的农耕山区文化。但是永定人吸收了闽南和潮州的海洋文化,敢于投入风险四伏、注定颠簸的“行商”。行商是很辛苦的,少小就背井离乡,需要勇毅、果敢和执着。例如,乾隆初年,抚市你赖庚兴的父亲客死四川,为了将父亲的遗骨带回故土,他15岁就前往四川做条丝烟生意,后来成了抚市首富。

有了这种行商文化,永定人在全国个地大中城市乃至东南亚各国,均设有经营条丝烟的店、商、行、号。乾隆嘉庆年间的永定首富赖庚兴,首先在江西开作坊,产品行销全国甚至海外。随着永定丝烟产业蓬勃兴起,很多在各地开设商号的永定人都成了富翁。

卖到香港的永定烟标

很多永定人从小就当学徒,成年后就外出经商,金丰里、丰田、天平里的商人甚至远赴南洋,渡海入诸番“如游门庭”,未为不远也。烟草业的繁荣给永定人带来走南闯北、大开眼界的机缘,更带来滚滚财源,造就了许多富翁,并带动各行各业发展。永定客家人对居所的要求也随着财力渐丰而升级,土楼建筑在这一时期进入鼎盛时期。

永定的条丝烟商,在清代就开始雇佣大量外地工人,开展从种植、加工、包装、运输、贸易等全产业链一条龙的烟丝、烟具的加工和生产。

永定条丝烟运输图

从中可见西南部直接运到大埔茶阳

然后从韩江下南洋出口

图片来自 厦门大学钟毅锋

随着条丝烟业的繁荣在永定带动整个行业呈现发展生态,除了种植和加工,还有古竹和下洋初溪的烟包纸、洪坑的烟刀、抚市雅雀坪的磨刀石、大坪村的水上运输业等产业都跟着繁盛起来。永定的条丝烟,除了买肥料和厂索茶油,其他全部材料出自永定本县

烟商发达之后,按照崇文重教的客家传统,大兴教育,永定大多数的文馆、私塾都建于条丝烟高度法度的清代。因客家人重视文化和品德修养,永定本地没有目不识丁之徒,即使遇到了“凶荒年岁,亦无盗窃等案(客名君注:此处参见《中国烟叶史汇典》361页)。有的村雇佣的外地工人,比本地人还多,但这些工人多数也是客家人,有不少是来自赣州等地的能工巧匠。

这就解释了客名君关注的三个方面。

第一是永定烟怎样保持数百年畅销不衰,被各地仿造却没有被超越,直至机械化生产的洋烟以低价倾销进来。因为都是家族产业,重长期信誉,而且自家诚信经营的蛋糕已经够大,没有那种坑蒙拐骗破坏品牌的行为。

永定条丝烟行销三百年,要行稳致远并不容易,永定有自己的烟业公会。但因家族和局势的原因,商号的寿命不是很长,一遇到兄弟分家,可能商号的价值就可能削弱。就其中的家族商号寿命来说,最久的就是永隆昌号,大约一百年,其他一般是几十年。

第二是土楼集中涌现于19世纪时局动荡时期,但为何建造土楼的财富没有因遭遇偷盗或打劫而耗空,反而存量可观,因为整个供应链条上都是靠谱且有文化的乡人。

第三,在乱世中做生意,分分钟血本无归,如果没有安保措施,很难攒一座土楼的钱。所以,从这个角度看,历史上的永定条丝烟家族,必然有其非常强悍护卫力量。

山西和云南有马帮,有镖局,那清代的永定呢?莫非个个习武?那是肯定的。之前客名君写客家与武术的时候,提到过这里连女子都是习武的。一般在客家土楼都设有教育教学本领,或者学堂或者武馆。客家子弟白天学文化,晚上习武,特别是农闲时期,全楼男女老少皆进行武术的习练。

永定的遗经楼、衍香楼、勇隆昌楼、福裕楼都设有学堂和武馆。土楼的习武场所,一般是厅堂或者天井。20世纪90年代的客家农村,农闲时还会聘请一些拳师在天井或者厅堂教授拳术。

永定的商号分布,“北到张家口,南到新加坡”,后来永定人开的武汉苏德茂号还发明了一种便于运输的压缩包装——锭烟,可以将优质条丝烟运到关外的东北,直至中俄边境。直到民国初期,永定人在国内14个省39个大中城市设的条丝烟庄、商行计有166家。他们都有各自的烟号、招牌,经营各自的名优产品。

全国主要路线沿线大小商埠、码头都有永定人开的烟铺,上海的怡和成、天生德、永隆昌、苏德康、松万茂,南京的万清泉、戴福康、武汉的苏德茂,长沙的怡和龙、怡茂源,扬州的太丰、太义昌,广东的黄福隆、卢万安、阙德隆等。

永定条丝烟商行匾

图片来美篇 郭大侠

1840年后******入侵,永定的条丝烟业的危机开始暗中积累。但永定丝烟的产业盛况,一直延续民国时期。******,吸食的毒品,成了当时西方列强掠夺中国财富、削弱中国人的利器。

1900年后,外来的战争、灾难等外力,使得永定的烟产业文化开始步入沧桑。在清廷和民国,永定条丝烟被收重税,从永定运到苏州,要面临十三道税收。

而洋烟以机器工业化的低成本、雄厚资本支持下的免费试吸营销、轻便的吸食方式和不平等条约下的洋烟不纳税国烟纳重税的政策,迅速侵蚀永定条丝烟的份额,加上持续动荡的国家局势影响,以乡里作坊手工为主、面临高额课税的永定“(烟草)产销锐减,生计困难”。不过,即使到1936年产业衰落时,永定的100多号人口的罗陂村还雇佣了300多号外地工人。

在民国时期的动荡的客观环境中,从1929年开始,永定成了烈火烹油的战场,五年大战之后,满目疮痍,百业凋敝,永定条丝烟转向衰落。

在民国的产业下行期和社会动荡期,永定开始出现了一些械斗,土匪开始出现。1935年9月,永定县长何震前往调解抚市两大姓械斗,被其中一姓直接击毙。之后国民党第10师派一个团的正规兵兵力包围,还出动了两架飞机轰炸,才平息了这场械斗。内忧外患之下,永定的烟丝产业陷入萧条。到1937年日本侵华战争爆发,永定条丝烟产业退出历史舞台,深受其害的,还有在东南亚经商的永定华侨。

永定人三百年的烟草文化,并未因为荒年战乱而中断,永定的烟丝比洋烟更有一种烟草原生香味的甘醇。在二战后条丝烟衰落时,永定坎市人卢平定在1946年从云南永定乡贤那里引进的烤烟,在1958年5月1日,经中央轻工部上海烟草工业科学研究室化验证明,其品质超过盛名的云南烤烟,居全国首位。

今天国内不少烟草大品牌,前身可以追溯到永定人在各地办的烟行,例如长沙卷烟厂前身是永定抚市的王道宣的协大烟行,柳州新华卷烟厂前身是抚市苏子牧创办,广州国光卷烟厂是歧岭人李步行所创办。

看看这烟管,就是当时吸条丝烟的工具

(图片来自 美篇 郭大侠)

永定条丝烟加工流程各环节中,最后刨烟丝的工艺最独特, 工资最高,从当地谚语“一张烟刨养五口,三张烟刨成阔佬”可见一斑。

县志记载,道光年间,烟丝行业刨丝用的必备工具烟刨,也就是烟刀,是永定全县各乡通有的特产;但到了清末,洪坑“日昇号”的烟刀品质最良,行销最广,全国各大城市的烟刀,多是来自洪坑的“日昇号烟刀行”。

“日昇号”的创始人,就是土楼王子”振成楼建造者林鸿超的祖父林在亭和大伯仲山、二伯德山、父亲仁山。林鸿超于民国元年(1912年)主建振成楼,当时永定烟草业达到最高峰,是家族最富有的时候。有文献记载在振成楼快建好的时候,1916年,永定的人口达到30多万。这个数字体现了当时的繁华,要知道2004年,永定的人口也就是45万。

在十九世纪条丝烟产业的腾飞过程中,永定人的生活起了大变化,康熙县志写永定艺不求工,乾隆县志写永定人但求坚利不尚奇淫,道光县志则说他们竞尚工巧幸尚不至于靡丽,到了民国,就变成华丽大非昔比。

永定人精致的烟丝盒

(图片来自美篇 郭大侠藏品)

在美食方面,永定人吸收了湖南、上海等地名菜技艺,创造了独树一帜的抚市菜。富裕起来的永定烟商们永定富商善于理财,捐职衔的上千家,外地置产的人有千金之资的人不在少数。除了把钱用于扩大再生产和购置田地等方面外,主要用于建造土楼,尤其是大型土楼。

永定与“烟业”相关的大型土楼,有代表性的有:方楼“遗经楼”、圆楼“振成楼”、“振福楼”;抚市福盛楼、福善楼、洪山乡上径村“大夫第”、抚市社前村“庚兴楼”等十八座府第式方型大土楼、仙师大阜村的“长春楼”、抚市抚溪村的“怀珠楼”、新寨村“五福楼”、坎市镇“五凤楼”,古竹大德村的“棣辉楼”等。土楼见证了永定人的烟草产业发家史。

永定富商的建筑有一个特点,就是周架围屋,楼外有堂,即在夯土墙围合而成的主体建筑之外建造外廊式的附属建筑,这一创新,其实是适应了烟草生产储藏、安置烟工的需求,而且主体建筑不用跨越当时三堂五间七架的礼制要求。

清中叶之后,随着永定人财富的增加,各家的新楼开始变得华丽:壁用灰垩,屏柱髹漆,轩敞轮奂,隆然大观。五凤楼则是主楼增高,两侧围屋较低,分段设华丽屋顶,层层如凤凰。

永定的大型土楼在建筑和空间上有三个特点:整体由数层高的夯土墙围合而成,房间由外墙的梁架间隔而成,中有巨大的中庭。大型土楼的建造过程是每夯完一层后要放一年,干透后再夯下一层。

因此,选址要求地方要够大,造价必然很高。十九世纪中后期,抚市烟号平均资本是20-30万;而洪坑日昇号林氏三兄弟建造的福裕楼从1870年开始修建,到1880年完工,据建楼记账本记载,共耗资20万光洋。

福裕楼

当时的20万光洋,放到今天,是什么概念?光洋,就是光洁如新的银币,因为品质佳,使用者不用拿锥子戳一戳或者牙齿咬一咬以验成色,锥得满是眼的叫“常洋”。网上有人说1912年以前的一块大洋相当于800元人民币,那么福裕楼的造价,相当于如今的1亿六千万元人民币。

光绪龙洋银币一枚

这枚银币在2022年8月在北京拍卖会上

最终以2000万的天价落槌,含佣金2300万成交

振成楼

林在亭的孙子林鸿超1912年动工建造的振成楼,花了五年建成,造价8万光洋,这是民国的大洋,俗称冤大头。据说当时的一个袁大头能够购买500个包子,普通家庭一个月只需要2个袁大头就够生活。

台湾钱币收藏家张秀青先生旧藏的1912年造的袁大头银元一枚,2022年8月拍卖成交价格 1098.25万

因此,拿到今天来看,土楼也真是无价珍宝,后面客名君会介绍一下它的设计,更是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

洪坑归属于当时烟草核心地区金丰里,居民全部姓林,林在亭是家族的十九世。洪坑是烟刀之乡,该工具生产始于乾隆。烟刀的锻造分制模、熔铁、熔钢、炼坯、淬火、修剪、整形等一序列工艺。

到了清朝中后期,全国的烟刀市场都被洪坑垄断。鼎盛时期洪坑有十五家烟刀厂,其中日昇的市场份额最大。洪坑的子弟到十一二岁,就到烟刀厂当学徒。当时洪坑家家富裕,从乾隆开始村民就开始建造大型土楼。1865年太平天国进入永定,与清军拉锯,永定深受战乱之苦。洪坑当时二十座土楼中有十一座被焚毁。

那么洪坑林氏为什么能在烟刀方面独步天下,从而有实力建造了福裕楼和振成楼呢?建造福裕楼和振成楼的过程中,有无遇到困难?怎么克服的?这两栋大宅有什么设计和文化方面的讲究?

客家人的武功如何?| 随笔讲古客家文化之一(含视频)

不妨关注“全球客家名人堂” 头条号,且听下回分解。

客家围龙屋怎样做时间的朋友?| 有生之年,建一巨宅,衍一大家,百世安居(三)

客家围龙屋 | 有生之年,建一巨宅,衍一大家,百世安居(二)

客家围龙屋 | 有生之年,建一巨宅,衍一大家,百世安居(一)

客名君费时三年写成的《梅州足球史话》正式出版,敬请一直关心和支持客名堂,关心和支持中国足球的朋友们关注!梅州是中国现代足球发源地,是亚洲球王李惠堂的故里,并涌现过近百名国字号主帅和国脚。因此,这部梅州足球史,也是中国足球史的缩影。本书是中国第一部跨度150年的现代足球史。

客名君另一本著作《寻味客家》

以丰实图文展示客家文化

写客家之味、美、慧、魅、贵、归

搜索更多有关“客家土楼的建造时间及地点:恢弘的客家土楼背后的财富历史”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CopyRight © 2011-2024 健康功效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