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给力的功效与作用、营养价值查询网,做您身边的健康专家!
家常菜谱|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健康功效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全文解析:周公吐哺,礼乐归心

人气:250 ℃/2024-03-20 01:30:13

礼序乾坤 乐和天地

河图洛书|中国起源

2000多年前,汉代学者就宣称:“中国者,礼仪之国也”。《尚书大传》说,“周公于洛邑,营成周,改王朔,易牺牲,制礼作乐,一统天下,和合四海”。正是因为周公的礼乐文化奠定了中华文明礼仪之邦的文化基础。对今后中华民族安定社稷,护佑百姓、纯正人心、移风易俗,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周公旦,姓姬,名旦,亦称叔旦,西周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尊为“元圣”,儒学先驱。周文王的第四子,周武王的同母弟。因采邑在周,称为周公。周公在当时不仅是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而且还是个多才多艺的诗人、学者。其兄弟管叔、蔡叔和霍叔等人勾结商纣子武庚和徐、奄等东方夷族反叛。他奉命出师,三年后平叛,并将势力扩展至海。后建成周洛邑,作为东都。

周公是周王朝的奠基者,是华夏礼乐文明的开创者,为中国留下了:一个内核(群体意识),两只翅膀(忧患、乐观),三大精神(人本、现实、艺术),四种制度(井田、封建、宗法、礼乐),堪称体大思精、尽善尽美。

敬 德 谋 事 吐 哺 归 心

《尚书大传》概括为:“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乐,七年致政成王。”传说周公为了求得人才,“一饭三吐哺”。《史记·鲁周公世家》:“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勿以国骄人。”

周公在周武王继位第二年,辅助他在孟津举行会盟,聚集响应的诸侯达到800多人,协助周武王牧野之战以少胜多取得胜利,攻打商纣都城朝歌,纣王自焚而死。商朝因此由周王朝取代。

周王朝建立第二年,周武王因病去世。周成王年幼,周王朝却并不安定,周公代理国政。当时,周公的弟弟管叔和蔡叔四处散播谣言,说周公想夺权。周公主动找到位列三公的召公和姜太公,证明清白并得到理解和支持。管叔和蔡叔勾结商民发动叛乱。周公率兵出征,不仅平定叛乱,还顺势收服了东方诸国,进一步巩固了周王朝的统治。平定叛乱后,周公用德政收服人心。他把商纣遗民迁居洛邑,天下初定后,周公又实行封邦建国的政策,将姬姓子孙和开国大臣,都分封为诸侯,并赐给他们封国,同时达到天下共主的目的。《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分 封 建 邦 制 礼 作 乐

《左传》记载:“先君周公制周礼,曰:则以观德,德以处事。”周公主张“顺德谋事”。一方面以贤治国,使经济和军事都能获得迅猛的发展;另一方面要以优良的德性,获得各诸侯国的支持。周公礼贤下士,对前来投靠的外族部落人才和商朝人才,都要以礼相待。处处以德服人,因此得到各诸侯国的拥护。

东都洛邑建成之后,周公召集天下诸侯举行盛大庆典。在这里正式册封天下诸侯,并且宣布各种典章制度。也就是所谓“制礼作乐”。

周公先后发布了各种文告《康诰》、《酒诰》、《梓材》三篇文告。 康诰》的目的是安定殷民,全篇内容不外是“明德慎罚”。《酒诰》是针对殷民饮酒成风而发的。《梓材》也还是提倡“明德”,反对“后王杀人”。三篇贯穿一个基本思想是安定殷民,不给殷民一个虐杀的形象,处罚要慎重,要依法从事。至于改造陋习——酗酒,一是限制,二是引导,三是区别对待。做为统治者,要勤勉从事。

周公的“制礼作乐”。“礼”强调的是“别”,即所谓“尊尊”;“乐”的作用是“和”,即所谓“亲亲”。有别有和,是巩固周人内部团结的两方面。推行了一套维护君臣宗法和上下等级的典章制度。主要有“畿服”制、“爵谥”制、“法”制、“嫡长子继承”制和“乐”制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嫡长子继承制和贵贱等级制。在殷商时,君位的继承多半是兄终弟及,传位不定。周公确立的嫡长子继承制,即以血缘为纽带。

礼乐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内容。礼乐文化不仅涵盖了我国古代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制度和规范,而且还包容了与这些制度和规范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实际上也是指以人为主体的社会和谐发展状态,它包括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社会结构之间的和谐三个方面的基本内涵。

立 言 立 德 功 在 千 秋

周公以商代灭亡和“三叔”等武装反叛活动为鉴,特别重视奴隶主贵族及其子弟的政治道德教育、治术教育和勤政教育,要求“敬德保民”、“明德配天”、“明德慎刑”、“有孝有德”、“力农无逸”等,主张充分发挥“颂”“诰”对奴隶主及平民的教育影响作用,并提出分别以治绩考察、选任官吏的原则。一生注重礼贤下士,尊重贤能之士,善待来者。周公的言论散见于《尚书》中的《大诰》、《多士》、《无逸》、《立政》等篇。

唐代韩愈为辟佛老之说,大力宣扬儒家道统,提出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孟子的统序。自此以后,人们常以周孔并称,在教育上则有“周孔之教”的概念。周公是中国古代教育开创时期的杰出代表。孔子和周公在教育思想上存在着渊源关系,在教育实践上也存在着继承关系。周公生活于三千多年前,他对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曾经起过巨大作用。如果说孔子是中国古代教育的伟大奠基人,那么周公则是中国古代教育的伟大开创者。

周 易 形 成 洛 阳 之 父

《易经》——卦画与经文的正式形成在周公时代,周公既是原始宗教祭祀及占卜的首领,国家祭祀活动的策划、组织与实施者,周公在总结夏商两代兴衰的经验教训上,融合父亲周文王后天六十四卦的基础,提出了一体系由“以德配天”“敬德保民”“明德慎罚”和“制礼作乐”思想组成的一种新思想理论来教化民众,以消除殷商酒文化的不良影响。他总结了“以天为宗,以德为本;以祖为宗,以孝为本”的思想,并利用他掌管祭祀占卜的职务之便,调看查阅了过去全部占卜记录,以具体事例分类,运用原有卜筮者留下的大量占卜用语,依据错、综、互、变的原理,爻辞的写作风格大部分引用了古诗歌。一般是先引古歌,类似比兴;再作占辞,加以判断。如噬嗑九四:‘噬乾肺,得金矢。’利艰贞,吉。贲六五:‘贲于丘园,束帛戋戋。’吝,终吉。也有变体:或先占后引,如咸九四:贞吉,悔亡。-瞳憧往来,朋从尔思’。,或引占错杂,如未济上九:有孚。‘于饮酒’,无咎。‘濡其首’,有孚失是。或有引无占,如贲六四:贵如皤如,白马翰如,匪寇,婚媾。或有占无引,如大有上九:自天;占之,吉,无不利。总之,《易经》爻辞的编撰体例为古歌与占辞相参互。而爻辞的吉凶判断,则严格根据卦象及爻位等辩证关系进行推理,有着极强的占卜功能。而加以历史典故及古诗歌(有些古诗本身便与上古时期的卦名有关)主要是为了更形象地表达含义,并且使后人不要忘记周兴殷亡的历史教训。周公补齐了《周易》三百八十四爻的爻辞。全部完成了《周易》经的文本。同时也构建了一个时代思想知识体系的核心。被后人推为“群经之首”!

洛阳是3000多年前,经过周公占卜、规划而兴建的中国之都,它有明确的建设者和建设时间,这在全世界,也鲜有其二。当代著名建设规划专家郑孝燮认为,《周礼》是“体国经野,都鄙有章”(统一规划都城及其郊野,使城内和城外的建筑纳入章法)的“红线”。这条“红线”贯穿中国古代都城建设,影响至明清的北京。尽管都城规划建设从内容、形式上都有很大的发展,却始终没有脱离《周礼》这条“红线”,而依《周礼》营建的中国第一个都城,就是洛邑。周武王灭商建周后,因都城镐京偏西,曾规划营建洛邑,宏愿未酬而薨。周公摄政,辅佐成王,东征平叛中进一步发现伊洛盆地“居天下之中,四方入贡道里均”。周成王先后派召公、周公来此勘察,求地中、测土深、正日影,并祭祀、占卜,均得到吉兆。成王五年(约在公元前1035年)三月甲子(二十一日),周公发布文告,下令开工修建洛邑。经过一年多的紧张施工,包括成周城和周王城的洛邑基本竣工,周公堪称“洛阳之父”。

新都城方一千七百二十丈,外城方七十里。东都洛邑位于伊水和洛水流经的伊洛盆地中心,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南望龙门山,北倚邙山,群山环抱,地势险要。伊、洛、湛、涧四条小河汇流其问。东有虎牢关,西有函谷关,据东西交通的咽喉要道。顺大河而下,可达殷人故地。顺洛水,可达齐、鲁。南有汝、颍二水,可达徐夷、淮夷。伊洛盆地确实是定都的好地方。洛邑建成后,周公召集天下诸侯举行了盛大的庆祝活动,成王来洛邑“奠”了新邑,册封诸侯,宣布典章礼乐制度。西周时期,洛邑是东都,亦称成周;镐京是西都,又称宗周。周公营洛后,周公、召公“分陕而治”,周公长期坐镇洛阳,管理殷民,制礼作乐,创作爻辞……。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后,洛邑成为东周500多年唯一的都城和全国唯一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孔子曾“入周问礼”,在此建都的有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武周)、后梁、后唐、后晋。洛阳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城市之一,是东方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与发展地,有1500年的建都史。在3000多年来历经沧桑巨变中,在洛阳演出了无数兴衰成败的史剧。2011年8月,联合国科教文卫组织与4个国际高端学术组织会议,在全世界选择两个分别代表东、西方文化的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分别是美国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市和中国河南省洛阳市。周文化是中华文化之根,礼乐文化是中华文化之魂,洛阳堪称礼乐之都。

周公研究会与洛阳礼乐小镇达成战略合作意向

搜索更多有关“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全文解析:周公吐哺,礼乐归心”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CopyRight © 2011-2024 健康功效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