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给力的功效与作用、营养价值查询网,做您身边的健康专家!
家常菜谱|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健康功效网>综合资讯>健康>正文

鸡大肝大脾发病机理:鸡的,绝症大肝大脾病

人气:481 ℃/2024-03-13 01:59:03

蛋哥宗旨:专注蛋鸡养殖,致力于用最质朴的语言,分享养鸡高产技术经验,帮助蛋鸡养殖户,解决实质性难题。

鸡大肝大脾病可引起蛋鸡和种鸡产蛋下降,死亡率增高,给养禽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在我国,由于该病发现较晚,各养殖场对该病的危害没能引起足够的重视。

但随着集约化养殖的不断发展,为提高养殖效益,保证鸡群健康发展,以及该病毒很可能引起人兽共患感染,故鸡大肝大脾病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一、简述

鸡大肝大脾病(BLS)又叫鸡肝炎脾大综合征,是由禽戊型肝炎病毒引起的蛋鸡和肉鸡的一种以肝脾肿大为特征的传染病。20世纪80年代该病首先在澳大利亚被报道,随后在加拿大和美国等国家流行,我国鸡群种也存在禽戊型肝炎病毒感染。该病主要导致30-72周龄的蛋鸡和肉种鸡的产蛋率下降20%-40%,死淘率升高1%-2%。

二、病原特征

禽戊型肝炎病毒属于肝炎病毒属,为无囊膜、单股正链RNA病毒,病毒粒子呈二十面体对称,表面有类似杯状病毒的杯状物,直径为27--32纳米。该病毒对低温较敏感,对酸和碱有一定的抵抗力。目前尚无适合禽戊型肝炎病毒的细胞培养系统,静脉接种能在鸡胚中增殖。

三、流行病学

鸡是禽戊型肝炎病毒唯一的自然宿主,不同日龄鸡均可以感染,但自然感染多见于18周龄以上的鸡,以30-72周龄的产蛋鸡易感性最强,40-50周龄发病率最高,死亡率升高1%。当外界环境和饲料发生变化或继发感染大肠杆菌、产气荚膜梭菌、葡萄球菌时,死亡率大大升高,严重者可超过30%。

本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进行传播感染,发病鸡的粪便是病毒的主要来源。通过种鸡和其孵化的雏鸡的病原检测发现该病毒也可以垂直传播。

四、临床症状

病鸡鸡冠苍白、精神沉郁,腹泻,肛门周围羽毛被污染或有糊状粪便。感染鸡群发育差,个体差异大,蛋鸡开产推迟,无产蛋高峰或产蛋鸡产蛋率下降20%-40%,蛋品质量下降,蛋壳褪色、变薄,体积变小。

来源:禽病临床诊断与防治彩色图谱

五、解剖症状

本病的特征性病变为肝、脾肿大。剖检病死鸡可见,肝脏肿大、出血、坏死或表面有增生性肿瘤样病变,质地脆弱,易碎。严重时,肝脏出现红色或红褐色色斑。******肿大为正常******的2-3倍,表面有白色坏死灶。部分病鸡卵巢发育不良或退化,卵泡萎缩、变形。

来源:中国禽病学-赵恩明 赵钦

六、鉴别诊断

1、大肝大脾病:自然感染主要见于18周龄以上的鸡,尤其以30-72周龄的产蛋鸡易感性最强,40-50周龄的蛋鸡发病率最高,死亡率升高约1%。

2、马立克:自然发病常于40-60日龄后,70日龄出现死亡,80-120日龄到达死亡高峰,死亡率达30%-70%,腔上囊常萎缩,分为皮肤型、眼型和神经型症状。

来源:中国禽病学彩图 杜元钊 刘栓江 赵占民

3、禽白血病:自然发病常于14周龄后出现,27-30周龄为发病高峰期,发病率在5%-20%,死亡率在1%-2%,腔上囊形成肿瘤,无皮肤型、眼型和神经型症状,可垂直传播。

七、防治措施

目前尚未有预防该病的疫苗,因此预防本病的主要靠加强饲养管理,增强鸡群免疫力,做好其他免免疫抑制病的防控,减少本病的发生和传播。

(1)加强管理。加强饲养管理及保存鸡舍环境卫生清洁和严格消毒措施能减少本病的传播。勤清理粪便,避免鸡群接触到粪便,进而阻断粪口传播感染。

(2)重视生物安全。新引进的鸡群特别是蛋鸡或国外引起的曾祖代种鸡等必须进行检疫,防止本病的带入。

(3)防止继发感染。加强马立克、淋巴白血病等免疫抑制病的疫苗防疫工作,做好大肠杆菌、产气荚膜梭菌、葡萄球菌等细菌病的预防。

(4)加强种鸡净化。该病主要危害蛋鸡和种鸡,因此种鸡场大肝大脾病防控的净化技术也能预防该病的发生。

未来展望

目前,该病毒缺乏合适的体外培养体系,严重阻碍该病毒疫苗的研发。因此,寻找合适的外培养体系可能是防控该病的一个重要突破点。

蛋联网,集鸡场管理、禽蛋商城为一体,为禽蛋行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鸡场智能管理,省时省力,提高养殖效益!

搜索更多有关“鸡大肝大脾发病机理:鸡的,绝症大肝大脾病”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CopyRight © 2011-2024 健康功效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