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给力的功效与作用、营养价值查询网,做您身边的健康专家!
家常菜谱|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健康功效网>综合资讯>手机>正文

华为全新品牌xmage价格:XMAGE,卫星通信昆仑玻璃

人气:459 ℃/2024-04-25 23:56:02

2022年11月5日,华为HDC 2022第二天,华为终端BG手机产品线副总裁李小龙亮相分论坛华为Mate50系列技术分享会,为我们讲述了这款刚上市不久的旗舰机型三大核心技术背后的故事。还是熟悉的对话场景,小龙总还如过往一样侃侃而谈,但你可知道,上一次做这样公开场合的对话,还是两年前的2020年10月30日Mate 40系列发布会后。这样的情景难免会让我产生一些发散性的思维,也许这代表着某些变化呢。好了,回到主题,就让本文为你复现这场分享会的精彩内容。

镜头与色彩,初代XMAGE的核心

Mate 50系列是华为全新影像技术体系XMAGE的首次搭载,关于XMAGE的一些个人理解和使用体验我已经发过,在这里就不重复了。本次分享会上,小龙总集中讲解了三个关键的技术突破点:第一,超光变摄像头实现物理光圈十档可调;第二,Mate 50 RS上的长焦微距镜头;第三,XMAGE与过往华为产品有所不同的成像色彩体系。

首先是超光变摄像头。Mate 50系列采用RYYB滤镜阵列与F1.4最大物理光圈的目的得到了正面回应,就是进一步提升整个影像系统的进光量:将物理光圈从上一代的F1.8变为F1.4,能带来60%的进光量提升,这是除了RYYB阵列带来40%进光量提升之外,目前惟一可以采用的路径

与此同时,华为也并没有放弃大底方案的演进,只是在目前产品路线的要求下,考虑到消费者对厚重机型的接受度有限,还是更偏向轻薄一些的方向。在目前XMAGE的技术体系下,“光机电算”是一个整体,拥有相同权重,整体系统的能力并不简单由一枚传感器就能决定。对于很多人评价华为是IMX766传感器的天花板级别的调校,小龙总的观点是:改进的空间还很多,天花板不是限制,往往就是用来打破的。

Mate50系列上采用的超光变摄像头的可变光圈机构由23个部件组成,由于手机的影像模组空间远远小于相机镜头,因此这些部件的工差要求非常严格,为5μm~10μm的精度级别。同样因为空间的限制,这个可变光圈的驱动机构也远比相机镜头来得小,通过20多版叶片的设计与验证实现了无级变化,只是最后应用的时候设定为10档。采用高模量高强度铝材保证整体机构的强度和运作顺滑,并用一体化金属镀膜方案保证最终成品的美观和低反射的光学特性。

对于很多人一直都质疑的“小尺寸传感器用可变光圈意义何在”,华为认为可变光圈对画质的影响并不大,但它对于手机影像的应用却能带来更多的好处。比如微距拍摄时,较小的光圈更有利于景深的把握;拍摄屏幕时,通过改变光圈大小控制快门速度,减少摩尔纹的出现;在光线较强的环境下,可变光圈又能起到一定ND滤镜的作用,对于拍摄照片或视频都能发挥作用;充分利用大光圈的物理虚化特性,减少抠像时翻车的可能性。

然后就是很多人关注的长焦微距镜头为什么只放在Mate 50 RS上,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成本:这个长焦微距模组的精度和复杂度都远超普通长焦模组,成本很高,随着用量提升成本下降,未来有望在更多机型上采用。这枚长焦微距镜头在机械结构上做了两大技术创新。第一,双镜群内对焦架构设计,用相机镜头语言翻译就是采用5片2组的结构,其中靠近传感器的两枚镜片成为一组,可以前后移动,兼顾微距和远距两种应用场景,因为这种机械结构设计,比起常规手机镜头的对焦架构实现了64%的解析力提升,MTF曲线表现更好。第二,为了实现这一光学结构的良好运行,这枚潜望式长焦模组的内部特别置入了一枚3.2mm长行程的滑轴式马达,马达控制精度能达到3μm——在手机镜头模组的空间中达到这样的行程与精度是相当不容易的。这枚镜头是华为研发并持有专利,交由供应链伙伴生产,明正言顺的独占

使用过Mate 50系列手机的朋友可能都会感觉到其成像特点比过去的华为手机又有变化,这个变化方向也得到了详细解答。在调校XMAGE“四感”的成像风格过程中,华为与清华大学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色彩研究所合作,特别针对“同色异谱”的主观色彩感知现象做了研究,最后调校出来的“XMAGE原色”“XMAGE明快”“XMAGE鲜艳”三个主要的滤镜,其中原色追求中间风格,明快明度和饱和度更高,鲜艳明度略低,但饱和度更高,对比度也有提升。

这恰恰就和我在做Mate 50 Pro体验中得出的结论一样:XMAGE鲜艳滤镜会带来更强的明暗对比觉,整体画面更油润,而且也改变之前鲜艳模式拍摄人像肤色偏红的现象,加入了肤色保护机制,所以我建议放到这个模式放心拍就好。另外,在这一代夜景成像风格上,华为终于改变了过往“将黑夜拍成白天”的路线,转向“夜景就要有夜景的感觉,细节更丰富,只是比人眼所见略亮就好”的路线,太好啦!

姗姗来迟的北斗短报文

这次的分享会,我们看到了华为Mate 50系列北斗短报文功能的研发时间线。2019年12月27日立项,经过四个月,2020年4月13日完成可行性论证分析,2021年2月25日和3月6日,分别完成实验室有线和无线连接消息发送,最后到2021年3月31日,完成样机外场空口消息发送实验。在那之后,又经过了长达18个月时间的外场测试,华为工程师去到了全国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在沙漠、无人区、盆地、丛林、岛屿等各种地方进行测试,比如在秦岭爬了一天山,就为了测试一条信息的发送,非常辛苦。由于这项功能实现的难度比想象中的大,所以在2021年推出的计划不得不推迟到2022年。

北斗短报文服务通过北斗卫星定位系统中三颗远在36000公里高度的GEO卫星提供,比苹果采用1400公里高度近地轨道卫星的距离要远得多。如此长的通信距离,使得整体信号的衰减度达到了188dB(3dB就是一倍),更何况卫星采用增益更高的圆极化天线,而手机采用线极化天线,这两种天线在通信时本身还有3dB的自然信号衰减。且卫星通信方式与手机移动信号不一样,其上行下行频率差别很大,需要在同一个天线上的方向图在同一个方向上做到一致。因为是超长距离通信的原因,发射功放的功率很大(5W级别),因此在工作时带来的瞬时温度冲击也有可能对手机晶振的工作带来影响

面对这一系列的问题,华为与北斗团队一起在通信协议、硬件、算法和UX四个方面一起努力解决问题。在新的通信协议中加入高增益的Polar码编解码算法(这个码大家是不是很熟悉?),增益提高0.8dB,引入高效率的PA功放芯片和低损耗的射频链接,并通过寻星引导的使用流程指导用户达成收发方向图与天线一致。借这个分享会,华为还给上半年推出的Mate Xs 2折叠屏手机打开了“隐藏关”:因为在这款机型中预备了北斗短报文的硬件,所以通过软件升级它也可以实现这一功能。

就像Mate 50 RS上的长焦微距镜头面临的成本问题一样,目前北斗短报文系统的硬件成本依旧无法忽略,即使未来可能会有更多手机搭载这一功能,但想要说到普及短时间内可能还比较难。

出乎意料的“昆仑玻璃”

“昆仑玻璃”这个环节倒没什么太多的技术讲解,相关解析我也已经在之前的文章中说过,就不赘述了,但关于这块神奇的玻璃却有更多出乎意料的趣事可讲。我们都知道Mate 50系列上市的时候,只有两个素皮版本的前面板搭载了昆仑玻璃,因此这两款SKU的价格也要比普通玻璃版本贵出200元。但让华为没想到的是,大多数消费者居然是非昆仑不买!所以借这次分享会,华为一不做二不休,推出了Mate 50昆仑玻璃版——这一版本的Mate 50后盖并非昆仑玻璃,是考虑到很多用户会套壳,所以后盖就不用昆仑玻璃徒增成本了。

我之前在说昆仑玻璃的内容时,提到“2020年8月,昆仑玻璃就已经走出实验室开始了量产验证”,本次分享会上给出的时间节点更早:2019年推出的Mate 30系列是最早运用昆仑玻璃的产品。在那个时候,这款微晶玻璃就已经解决了透明度和雾度的问题,但在完成热弯工艺之后却还是会出现弯折区域发蓝的现象,而且成本高良率低。已经做出来的几十万片玻璃可不能浪费,于是华为就悄悄地在Mate 30系列的后盖上小批量采用了这批昆仑玻璃,一方面节约成本,另一方面也算是一种市场验证吧,首次大规模应用是在随后推出Mate X2典藏版和P50 Pro上的纳米微晶玻璃。

从华为售后反映出来的数据表明,P50 Pro上采用的这款玻璃体现出了非常良好的抗跌落性能,上市一年多以来,这一系列手机因为跌落换屏的案例出现了数量级的下降,换言之是几乎没有,之前产品团队收集故障机时只遇到了一台,还是被车碾过的P50 Pro,由此可见昆仑玻璃的性能有多出众。

写在最后

因为不可抗的原因,我不得不以线上的形式参加这场分享会,要知道,每次会后找到机会逮住小龙总挤点私货那才真是大收获的所在呢。时隔两年能再次听他公开分享华为新旗舰背后的产品故事,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变化,“朋友,欢迎归队”,这次分享会显然让我之前文章的标题又有了新一层的含义。

搜索更多有关“华为全新品牌xmage价格:XMAGE,卫星通信昆仑玻璃”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CopyRight © 2011-2024 健康功效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