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给力的功效与作用、营养价值查询网,做您身边的健康专家!
家常菜谱|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健康功效网>综合资讯>宠物>正文

来福州赴春日之约 而我在这些巷子里寻找着春日的气息鱼说榕城

人气:379 ℃/2024-04-27 05:17:12

灰蒙蒙的天空,淅沥沥的小雨,太阳又不知躲到哪去。急转直下的天气冷得让我打了个激灵,看了看窗外的小雨,出门的心思早已被浇灭,可翻翻手机里的照片,回想起上周的好天气,又仿佛闻到了春日的气息,记忆也慢慢被唤醒......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一种感觉,走在福州的市井街头,刚对一个巷名感到好奇,随之而来的拐角,映入眼帘的下一个弄名,又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

今天晃进东街附近的小巷子,它们虽不像旁人熟知的三坊七巷,可对于福州人来说,这里每一个小巷子,都有它们自己的故事。

黄巷&喉科弄

黄巷是南街的一处小巷子,陈旧的红砖和斑驳的门让我觉得很有味道,这里平日鲜少有人,就在我

驻足这里拍照时,才听到几个外地口音的游客背着包行进于此。

黄巷的一个门牌号前

可爱的emoji春联吸引了我的注意)

喉科弄位于黄巷东侧,靠近南街,是一条南北走向的羊肠小弄,长不过十多米,仅有3个门牌号,可通安民巷。

这里居住着世代业操中医喉科的名医,其中要数第5代传人朱幼彬享誉最高。

据传,朱氏秘方相当灵验,有药到痛止、病好之神效,每天有上百人到此诊治,朱氏医治喉科技术名扬福州城,因而黄巷喉科弄名气很大,人们也就称这条小弄为喉科弄。

锦巷

在更迭交替中,东百中心建起,与大洋百货矗立周持,巷子的牌坊因种种原因被改造。

在南街东侧第二条小巷子就是锦巷,全长182米、宽4.4米,南宋时,锦巷的名字叫通贤境,因为境与锦方言谐音,到了清朝时就改成现在这个名字。

锦巷巷头是大洋百货(东街店)侧边进入,左转一小段即到巷尾,在锦巷的巷尾,就是宋代古庙赵真君庙的所在之处。

这赵真君又是谁呢?据福州文史爱好者齐上志介绍,赵真君,俗姓赵名昱,隋代四川青城山人,隋炀帝时任嘉州太守,嘉州河有巨蛟经常伤害人畜,26岁的赵昱太守率七位勇士,下河杀巨蛟,为民除害。

赵昱死后,百姓感念他,尊他为神,建庙来祭祀他。唐太宗李世民封赵昱为“神勇大将军”,玄宗李隆基加封其“赤城王”“显应侯”。宋真宗赵恒封赵昱为“清源妙道真君”,这便是民间尊赵昱为“赵真君”的由来。

(图源:新浪看点 作者:踏叶飞翔)

“也就是在这一时期,赵真君信仰传到福州,并建庙于通贤境里社,说起来也有900多年历史了。又因为当时有七位勇士随赵真君除害,故福州百姓在赵真君之后又加‘七圣’二字,简称为‘七圣君庙’,因谐音也简称‘七星庙’。”齐上志说。

不过,今天在锦巷的赵真君庙位置并非原庙宇旧址,在福州城市改造中,庙宇被后挪,庙宇面积也随之缩小许多,如今才在今天横巷与锦巷北侧位置。

而短短的锦巷里还藏有福州香店拳的发源地呢!据了解,锦巷北侧曾有一家著名的香业制造店,其为前店后坊,店名“庆香林”,制售宗教信仰的香烛。齐上志称,香是鼓楼区传统的出口商品,香料商品出口到南洋、日本等地。

香店拳,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唯一入选的福州本土拳种。在锦巷里的庆香林店就是福州香店拳的发源地。

清朝乾隆年间,南少林寺僧因反清复明被朝廷剿毁,星散避难。武僧智远潜匿在福州“庆香林”香店以避清廷之缉拿,免遭了灭顶之灾,为表感激之情,智远在店内传授罗汉拳,并定下规矩,只传内不传外,因避嫌隐名为“香店拳”。后经香店历代拳师吸取南北各派系功夫,取之精华融汇成独特的武术派系。

横锦巷&石井巷

横锦巷是连接锦巷以及织缎巷的一个小巷子,好些居民依旧住在这里,即使周遭的小巷几经改造。

从横锦巷向右走十几米便到石井巷了。应城市规划改造,旧小区的样貌显露无疑,有点怀念,巷口的元宵店,更是勾起了我的回忆。

小时候,只要经过石井巷,爷爷总会买上几斤的生冻元宵打包回家。再走到这里,店面还是约莫从前一样大,可我已分不清店主是否与从前一致,相同的是,他们还是那样勤快地干着手上的活。

点上一碗元宵,在等待的过程中,朗朗的读书声引我走向店外,看着元宵店对面的小学,又仔仔细细地看了看巷子周遭,正回忆着什么,元宵被老板娘端了上来,那要不就先开吃吧!

热气腾腾的元宵好像把寒冷都驱散了,吃下一口,嗯,好像没变。再回想起刚刚在脑中浮现的那些,嗯,这里的一切好像又有点改变。

织缎巷

吃完了元宵,继续走走吧。沿着福州鼓楼南街到安泰中心附近,可以看到一条小巷,巷尽头连着东泰路。这条小巷的名字很特别,叫织缎巷。想来年轻一代的人,不知道的是这条小巷见证了福州纺织业的发展史。

据了解,织缎巷以前叫嘉荣坊。到了宋代,嘉荣坊成为有名的作坊一条街,绣工穿行其间,日夜劳作,所以大家就把它称为织缎巷。

宋代福州丝织业发展繁荣,福州曾发掘出的南宋黄升墓,就出土了服饰及丝织品354件。

据传,丝织品可能是当时福州对外出口的一种主要商品,城内水运发达,安泰河就在织缎巷的边上,运输方便,原材料和产品都可以通过安泰河运到闽江,再由闽江运到各地。

(图源:鼓楼区政府网)

元代时,织缎巷就更有名了,这里成了福州文绣局的所在地。据传在此作坊中,女绣工和染漂男杂役工都在一起工作,多时可达数千人。

闽海道知事范椁曾作《闽州歌》:“闽州土俗户不分,生子数岁学绣文。围绷坐肆杂男女……”

清朝叶观国还曾作诗“清歌采后围绷散,好把新丝绣范公”,说明当时这里仍有织布绣花的作坊。

齐上志说,以前织缎巷巷道弯弯曲曲,民居鳞次栉比,巷弄交叉错综复杂,当时闻名全城。到了上世纪90年代,福州进行“旧城改造”,织缎巷也被去弯取直并拓宽,成了现在的样貌。

如今走在小巷内,历经几次改造后,早已听不到织布声,留下的只有织缎巷这个好听的名字和人们对这里的回忆。

“雨停时分 洗澈烟尘 新的花梗 正期待炫耀颜色 黄昏人们敞开了家里大门”春·日光·正好。

•End•

责任编辑 | 大白

校对 | 酸奶菌

图文来源 | 福州新闻网、新浪看点、网络等

该文谨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媒体立场

若本条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后台联系我们删除

搜索更多有关“来福州赴春日之约 而我在这些巷子里寻找着春日的气息鱼说榕城”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CopyRight © 2011-2024 健康功效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