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给力的功效与作用、营养价值查询网,做您身边的健康专家!
家常菜谱|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健康功效网>综合资讯>健康>正文

孩子10岁半夜老是发癔症怎么治疗?怎么才99.5分,10岁男孩被父母

人气:110 ℃/2024-01-19 00:49:12

“怎么才99.5分,还有0.5分被你吃了吗?”

资料图 宋溪 作

杭州10岁男孩小飞(化名)有个十分强势的父亲,要是没考第一名,难免被批评。

他还有个“鸡娃”母亲,每天做完作业,还要布置补充练习题。

小飞病了。提到“作业”,他常常浑身抽搐,倒地不起,几分钟后缓解,每天最高发作几十次,被诊断为分离(转换)性障碍,即俗称的癔症或歇斯底里症。

在树兰(杭州)医院住院治疗后,小飞长高长胖了,已于上周出院。

小飞上四年级,成绩在班里数一数二。他告诉医生,每天做完作业,想出去玩,但妈妈让他继续预习复习,还增加练习题,“我很抗拒,很烦,就拖着,能不做就不做。”

去年底,妈妈正带他读课文,小飞突然浑身抽搐,倒地,意识清醒,几分钟后恢复正常。

此后,这个情况多次发生,特别是提到作业时。

5月初,父母带他到树兰(杭州)医院精神卫生科就诊。“当时的情况还是比较严重的,不能提及看书、写字、拿笔,我们给他做人格测试都哭,觉得是在写作业。”李旭娟副主任医师告诉记者。

经过诊断,医生考虑小飞有分离(转换)性障碍。据介绍,这类疾病的患者表现为不自主、间断的失去部分或全部心理-生理功能的整合能力,在感知觉、记忆、情感、行为、自我(身份)意识及环境意识等方面无法统一。

小飞被收治入院,心理咨询师秦煜辉在和他深入谈话后,建议父母减少对孩子的关注,不要给压力,尽量保持平常心。

住院初期,小飞母亲还会抽查乘法表,父亲更希望孩子治疗后能立即康复。“父亲的压力,连我们医务人员都觉得对孩子是个负担。”李旭娟与小飞的父母解释沟通,把父亲先“请”回家,再说服母亲配合治疗。

经过治疗,小飞的症状有所缓解,失眠改善,还长高了2厘米、长胖了4公斤,甚至提出“想上学了,想念老师和同学。”

“回家后,如果爸爸还这么强势怎么办?”出院前,李旭娟问小飞。孩子说:“我不理他,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

延伸阅读 “鸡娃”式教育:理解家长焦虑,但别忘了成长规律

对于“鸡娃”们来说,每天除了在学校学习的时间,不是在上补习班,就是在去补习班的路上,这几乎是对他们最好的写照。大家似乎登上了一辆没有刹车系统的马车,只知道埋头赶路而完全忘记了路上的风景,甚至忘记了目的地在哪里。

“鸡娃”辈出的时代,既源于家长对教育的一种焦虑,也源于对未来社会竞争的一种焦虑。在很多家长看来,优质的教育资源是有限的,就像重点初中、重点高中的入学名额是有限的一样,要想享受到有限的优质教育资源,学习成绩好只是一项最基本的“敲门砖”,要想在激烈的升学竞争中脱颖而出,还必须具备各种“加分项”,也就是各种艺术特长,包括弹琴、唱歌、跳舞、画画、主持等等。

当家长给孩子报名各种兴趣班、艺术培训班的时候,往往从自己的经验或主观意愿出发,而完全无视孩子的兴趣、特长、天赋等等因素。这样一来,很多孩子要么在学习培训的过程中疲于应付,完全感受不到乐趣,要么就是什么都会一点,但是什么都不精通,最终成了“特长不长”。很显然,这种完全违背教育和孩子成长规律的学习和培训方式,往往不会得到我们想要的结果,反而让孩子失去了童年,得不偿失。

我们理解家长的教育焦虑,以及对孩子未来的竞争焦虑、生存焦虑,但是一定不要忽视了教育和成长规律。教育最根本的意义不是“教人成材”,而是“教人成人”。以培养人格健全为目的的教育,可以帮助孩子拥有日后应对步入社会面对种种挑战的能力。所以说,三观正,人品好,个性成熟,具有实现自我价值的能力,还能尊重体谅他人,才是一个大写的人,才会在未来的社会立于不败之地。

(原标题:“怎么才99.5分?”10岁男孩被父母“鸡”到癔症发作)

来源:北晚新视觉综合澎湃新闻、人民日报

搜索更多有关“孩子10岁半夜老是发癔症怎么治疗?怎么才99.5分,10岁男孩被父母”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CopyRight © 2011-2024 健康功效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